茶念三生:穿越千年的茶韵传奇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 石语叩茶魂(中)

最新网址:m.biquw.cc

就在公司上下紧锣密鼓推进之际,一辆考斯特中巴车沿着新修的茶山公路平稳驶入顾渚山腹地。HZ市分管文旅、农业的副市长亲自带队,市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等一众核心部门负责人随行考察。

副市长一行首先参观了焕然一新的顾渚山珍茶厂。窗明几净的车间内,自动化清洁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散发着高效与整洁的气息。新设计的“陆羽神”品牌包装,将《茶经》的古朴文字元素与顾渚紫笋的嫩芽意象完美融合,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的大气。小陈、小王带领的直播团队,正在新搭建的专业直播间里侃侃而谈,镜头感十足,背景是满目青翠的茶山实景,数据面板上的成交额数字如雨后的春笋,节节跳动攀升。

随后,众人深入生机勃勃的茶园。梅望山手持平板电脑,步履从容,结合实地的一坡一坎、一树一叶,向副市长详细阐述初步的规划蓝图:“……计划沿山脊线历史脉络,开辟‘陆羽问茶’古道,沿途复刻《茶经》所载采茶、寻泉之场景;这片向阳缓坡,设计为亲子互动茶园,寓教于乐,让下一代亲手触摸茶之生命;利用山间几处废弃的旧制茶作坊,改造为沉浸式茶文化体验馆,讲述从鲜叶到香茗的蜕变;山涧清泉旁,设‘三昧茶寮’观景平台,坐看云起,静品香茗……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生态茶生产、深度茶文化体验、特色茶旅游、专业茶研学于一体的沉浸式茶生活共生区。”

副市长听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尤其对“沉浸式体验”和“茶生活共生”的核心理念表示高度认可。他饶有兴致地拿起梅望山随身携带的那块黝黑“问石”,入手微沉,触感温润奇异,反复端详片刻,才小心递还。

考察结束,在茶厂简朴却透着茶香的会议室召开现场座谈会。副市长开门见山,语气热忱:“叶总,陆先生,还有这位眼光独到的梅设计师,你们这个茶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路非常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更有突破性的创新理念!是推动我们湖州乡村振兴、茶产业迭代升级的绝佳样板!今天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大家畅所欲言,市里能在哪些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土地、资金、政策,有什么具体的困难,尽管提出来!”

文旅局长率先表态,声音洪亮:“项目整体规划完全符合我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我们将优先将其纳入市级重点文旅项目库,全力协助争取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专项扶持资金,并在后续的宣传推广上给予最大力度的倾斜和资源整合!”

农业农村局长接口,思路清晰务实:“茶园改造和文旅设施建设涉及部分农用地性质调整和农业设施配套问题,我们局将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最大限度简化流程,加快进度。同时,可以将‘陆羽神’品牌作为核心代表,纳入我市重点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扶持计划,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上给予强力支撑。”

发改委主任补充,着眼宏观:“项目整体性强,涵盖了一产(茶叶种植)、二产(茶叶加工)、三产(文旅服务)的深度融合,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我们可以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扶持资金上给予重点考虑和优先安排。”

面对市里诚意满满抛出的橄榄枝,叶茗萱起身,代表团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她目光沉静,环视众人,声音清越而坚定,透着一股超越眼前项目的使命感:“感谢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叶氏茶园、顾渚山珍茶厂的改造提升,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起点,一块至关重要的试验田。我们深怀的愿景,是希望通过‘陆羽茶文化传播公司’这个平台,将我们在顾渚山的探索、实践、经验乃至教训,系统地凝练、总结,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茶文旅深度融合标准体系’。未来,我们热切希望能与湖州,乃至全国更多具有独特禀赋的优质茶产区和茶企深度携手,以陆羽茶文化为共同的灵魂纽带,以高品质生态茶叶为坚实根基,以沉浸式、互动性的创新体验为核心特色,共同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茶文化生态圈’。让一片小小的茶叶,真正成为连接城乡血脉、赋能产业新生、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子!”

副市长带头热烈鼓掌,眼中满是激赏与期待:“好!有格局!有担当!更有家国情怀!市里全力支持你们这个‘生态圈’的战略构想!就从顾渚山这个示范点开始,大胆闯、勇敢试!我们做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政府的强力背书如同注入一剂强心针,让团队士气大振。然而,当蓝图开始向现实推进,真正的艰难与挑战才如同顾渚山雨后初晴时悄然弥漫的雾气,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露出冰冷而坚硬的内核。

茶园改造工程甫一启动,第一道难关便如同横亘在古道入口的巨岩,猝然挡在面前。规划中至关重要的“陆羽问茶”文化古道,需要穿过一片由几位老茶农世代精心管理的老茶林坡地。当梅望山带着图纸和生态保护承诺书前去沟通时,迎接他的是沉默的抵抗。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沉默地坐在自家茶园低矮的田埂上,粗糙的手指捏着黄铜烟锅,吧嗒吧嗒地抽着辛辣的旱烟,眉头锁成了解不开的疙瘩。为首的王老伯终于磕了磕烟锅,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固执:“这路一开,挖掘机轰轰隆隆,游客叽叽喳喳,闹腾得山神都不安生!这还不算,机器一震,游客一踩,地气就惊了,伤了根脉!我这片老茶树,是爷爷的爷爷手上传下来的,是命根子!不能这么糟践!”

任凭梅望山如何解释采用生态工法、设置隔离带、保障根系安全,老人浑浊的眼中只有对土地近乎本能的守护和对外来“折腾”的深深戒备。那些精心绘制的规划图纸和科学数据,在老人们厚重的乡土情结和代代相传的守护信念面前,显得苍白而脆弱。

与此同时,资金的压力也如山崩般骤然袭来。沉浸式茶文化体验馆的设计方案几经打磨终于定稿,其科技含量与艺术追求的代价,便是预算表上那串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智能化的全息投影展陈设备、力求逼真的历史场景复原所需特殊材料、专业级的声光电集成系统……每一笔都像沉重的石头,压在负责财务统筹的周欣(叶茗萱的表妹)心头。

她深夜伏案,计算器按键按得啪啪作响,眉头紧锁得能夹死蚊子。虽然副市长现场承诺了支持,但政府扶持资金的申报、审批、拨付流程漫长而复杂,远水解不了近渴。茶园、茶厂刚刚从生死边缘挣扎回来,线上销售带来的现金流才刚刚开始回血,如同初愈的病人,根本经不起这样大手笔、持续性的投入抽吸。周欣看着报表上岌岌可危的现金流红线,忧心忡忡地找到了叶茗萱。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