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听后,宛如石像一般愣在原地。
余安,他在说什么?
父皇他,三年后驾崩于东巡,暴毙于沙丘?不仅如此,在他被贬去上郡后,有其他公子暗中对皇位虎视眈眈?
甚至,三年后在父皇驾崩于东巡,暴毙于沙丘之后,还用假圣旨把他赐死,顺理成章夺取皇位?
“不可能!”扶苏率先否认这个事实:“先不说扶苏公子被贬去上郡,是否与陛下生了嫌隙。”
“就说诸位公子中,谁不与扶苏公子和睦。如此,又怎会对皇位虎视眈眈?又怎会用假圣旨,将扶苏公子赐死。”
“更何况,一道假圣旨,扶苏公子还无法看出真伪吗?”
他自认为自己只是迂腐,可还没有蠢到看不出真假圣旨的地步。一道假圣旨,将他骗自尽,这怎么可能?
然而,他没看见,在他说完那一段话后,嬴政扔来的无可救药的眼神。
陆余安则是一脸疑惑:“为何不可能,大伯?”
“假如你是扶苏公子,倘若你不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之下,被贬去上郡,你不会觉得父亲已经放弃你吗?”
扶苏面上一怔,神情有些动容。
回想这几天在东郊府邸的日子,倘若没有被黑龙卫带回来,前往东郊府邸和余安相认。
再经过余安的插入,明白了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还有父亲对他的良苦用心。
或许,等到了上郡的时候,他的心态已经崩溃了。会在每个孤独的夜晚,长城之上,一遍又一遍的在想,为何父亲要放弃自己。
倘若没有被接回东郊府邸,或许真的在三年后,父皇驾崩于东巡,暴毙于沙丘时。
不知任何情况下,他收到那封假的诏书,会想到被贬上郡的那封诏书,从而……
见他深思,陆余安接着道:“被贬去上郡后,父亲放弃自己的念头充斥脑海。”
“收到诏书的时候,你还会怀疑真伪吗?到了那个时候,你脑海里充斥的,大概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以及作为人子绝对不能忤逆自己父亲的任何话语,这种迂腐的儒家思想吧。”
“所以,大伯,如果你是扶苏公子,那个时候,你真的不会自杀吗?”
一段话让扶苏无法反驳,如果是平时,他可能会怀疑诏书的真伪。可被贬上郡后,自己真的会怀疑吗?
他想……他是不会的?亦如几天前,他心甘情愿接受了诏书。
他会劝谏自己的父皇……但是永远不会忤逆自己的父皇……
“哼……”嬴政冷哼一声,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瞪了扶苏一眼。
不用想都知道,扶苏这个逆子。一味相信那些迂腐的儒生,尤其是淳于越,霍乱我大秦,回去就把他砍了。
就他的迂腐性子,就算身边有蒙恬,估计都不会去怀疑真伪,直接自尽了。
真是,浪费他的大将蒙恬以及他的三十万大军。
嬴政的冷哼声回荡在扶苏耳边,他下意识摸了摸鼻子,眼中闪过一抹心虚。
随后,他连忙道:“那即便扶苏公子真的没有验证诏书的真伪,选择自尽了。”
“那继承皇位的人总不可能毫无作为到,让天下尽生反事吧?”
天下多地生反事的后果,他最是清楚。这也是为什么他多次劝谏父皇,减少杀戮的原因。
可是,他既然有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心,总不可能一点作为都没有。修改圣旨,骗他自尽,登顶帝位却没有任何作为?
陆余安摇摇头,脸上都是惋惜:“并没有,他修改了陛下让扶苏回来继位的诏书。用假圣旨把扶苏骗自尽以后,其他的兄长因不满他继位,皆奋起反抗都被他诛杀。”
“再者,陛下诸多孩子之中,除了扶苏公子能有政治能力执掌天下。其他公子,有谁有?”
“可怜的陛下,统一天下,缔造了真正的家与国,真正的功在千秋,却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结局。”
嬴政、扶苏:“!!!!!”
此时此刻,两人的脑海里只回荡着一句话,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结局!
究竟,无能到什么地步,才能把几代人打下来的天下,败光到一个亡国灭种的地步!
嬴政此时此刻,心中也是一片惊涛骇浪。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结局!
那个逆子,胆大妄为还没有任何作为!登临帝位,竟然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
此时的嬴政,眼中波涛暗涌,藏匿的杀气宛如蓄势待发的黑龙一般。
陆余安望着祖父严肃的神情,吞了吞口水来掩饰自己的慌乱,生怕下一秒自己就被护卫拿下了。
这时,四周都是凌冽寒风的嬴政站起身。就在陆余安以为,祖父要来到自己面前,以他妖言惑众为理由,让护卫把他拿下时。
却不想,他来到自己大伯面前,狠狠踹了一脚:“你这个孺子不可教也的逆子,回去再和你那群儒生商讨国事。”
“朕……”
一旁的陆余安:“????”
陆余安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一幕,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被教训的是大伯,而不是他这个妖言惑众的孙儿?
还有朕?
“真就把你扔海里喂鱼。”盛怒之下的嬴政连忙改口。
又成真了?
被踹在地上的扶苏一脸憋屈,却也明白,以自己的性子,真收到那样的诏书,或许自己真的会自尽。
想到这,他连忙跪在脚边作揖见礼:“儿子请父亲息怒,如今事情还未发生,余安也说了,他是带着神仙的命令得以痊愈从而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
“我们如今,听听他如何做才是。或者如今,还能如何改变三年后的事。”
“哼。”嬴政冷哼一声,一甩衣袍坐回位子。
相对于余安说的那个胆大包天,毫无能力的逆子做的事。他更气愤的是扶苏,一道假圣旨就让他自尽了。
枉费他把他贬去上郡,监督劳役修筑长城。就是为了让他看看,不修筑长城,北方匈奴如何虎视眈眈。
为的就是让他磨炼仁弱的性子,从而快速建立军功,更好的继承皇位。甚至,把蒙恬的三十万蒙家军都暗中给了他。
可他竟然,真伪都没有去验,就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