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办法拿到官方发声准确时间,最好由我们给他供稿!”
林诺作为甲方,只管提出无理要求,能不能办到是庄蕾的事。
“我?”庄蕾挠挠头,提出打工人的质疑。
“尽可能准一点!”林诺说完,自己都笑了,“按我们的节奏来吧,不差那一会。”
“采访安排在明天中午。”庄蕾翻着计划表,做最后的检查,“媒体已经打好招呼,来的都是自己人。”
官方没办法安排,但是有些事可以操控。
比如明天中午的采访。
看上去是为了给某个赞助商做商务,实际上是发布公告。
在采访中,林诺将对网络上的舆情进行回应,并表明态度。
只要操作得当,赶在官方表态之前发声,绝对可以扳回形象,展示高姿态。
两人商量细节,一字一句对完采访提纲。
第二天中午,活动正常举行。
赞助商是长期合作的品牌,在这场风波中也坚定站在林诺一边。
当林子大了提出“夹带私活”的要求时,对方没有任何疑虑,当即拍板同意。
唯一的要求是采访时的背景:LOGO要大,产品名称要清晰。
如果还有空地方,最好能写上产品特点。
本来就是赞助商付钱的活动,林诺欣然应允,合作共赢一直是他奉行的原则。
商务活动的前半段,在主持人的把控下,推广品牌,介绍产品。
等到后半段,进入采访时间。
经过筛选,来的媒体都是合作多、关系好的。
另外,今天单独给额外“补助”,就是为了确保稿件完全按照“林子大了”的意思来。
“林诺,近期网上有很多纷纷扰扰的流言,能回复一下吗?”
“能!”
一般的商业活动中,没有这个环节。
通常这种提问,都会被主持人以“我们专注产品”为由拒绝。
但今天方方面面已打好招呼,自然没有问题。
除了林诺背景带黑的内容过于敏感,提都不能提,其他的来者不拒。
从和女星拍摄期间传出的绯闻,到在非洲的生意,甚至是报名参评千花奖的过程。
林诺有问必答。
虽然答案经过“包装”,却也是在实话的基础上稍加修改,挑不出毛病。
聊天环节结束,进入到“深情表白”的部分。
“我今天不想说‘请大家关注作品之类’的场面话,只是想准确、清晰、鲜明地表达态度。”
“演员是一个关注度高的职业,但没有任何的特殊性。”
“与活动现场的媒体朋友、主持人,以及台下所有的粉丝一样,是普普通通的人。”
“我首先要为这段时间在网络上占用公共资源而道歉。哪怕不是我的本意,也确实给大众带来一些困扰。
“我真诚希望,从今天开始,不再有任何有关我的非作品的报道出现,净化网络环境,从我做起……”
吧啦吧啦。
摆正身份,情真意切;降低姿态,引发共情。
林诺永远坚持一个观点:粉丝看着是庞大的群体,但与真正的人民群众相比,微如蝼蚁。
要想真正打赢舆论战,一定是抓住大众,而不是抓住粉丝。
从目前的情况看,林诺想要从粉丝体量、明星站队方面打赢肖占,几乎不可能。
但是,对方格局小了!
忽视了真正能决定战局的力量!
老百姓喜欢吃瓜,同时又看不惯明星放个屁都要上新闻、占热搜的怪现状。
这场与肖占方的撕逼大战,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在整个社会体系中,一根毛都算不上。
可当下,关注度已远超事件本身。
价值小却占据极大公共资源,这种矛盾的现象,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也是打赢网络战的关键。
林诺就是要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让对方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中午采访,下午上线,晚上拉热度。
嘴上说着不想无关事务占据公共资源,实际上,林子大了把流量买满了!
钱什么时候花,就得这时候花!
平时一些小新闻,林诺是不屑于炒作的,但真正该买流量的时候,一点不能省。
上次的电影杀青算一次,今天的争取民意又是一次。
维护形象,站上道德制高点,把对方推入反派的角色。
短短的半天时间,林诺完美扭转被压制的网络局势。
林诺和肖占的八卦还有人看吗?
当然有,但是看看下面的评论和回复。
正常人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抨击明星的网络特权上,根本没有人管两人那些破事。
比如粉丝发的一条肖占单曲在国外某野榜上创造亚洲最好成绩的报道。
“哥哥最棒,走向世界”,1万点赞。
“别吹这些没人听过的玩意了,多干点正事吧”,十几万点赞。
再比如林诺的某条和非洲有关的黑料。
恶评几百条,还完全不着边际。
普通群众帮忙澄清科普的评论,反而刷屏。
等于说对家花钱搞出来的宣传,反倒成了帮林诺正名,打击肖占的通稿。
其实,能达到这种效果,还有一层潜在因素。
老百姓苦流量明星的粉丝久矣。
特别是肖占这种所谓顶流。
耽改出名,却被明令禁止。
能见人的代表作没几部,只靠梦女无脑吹。
吹就算了,又喜欢到处惹事,逢人就喷。
“代表作”是最著名的同人举报事件。
林诺敏锐地把握到这种网络情绪,与这次的舆论战相互叠加,成功抓住民意这个关键点,给予肖战方致命一击。
至此,无论对方再花多少钱,买多少流量,请多少人站台,都不可能真正胜过人民群众的声音。
把握民意,只是第一步!
林诺的后招是用实际举措证明自己不是在说空话假话。
当晚九点多,如同第一个参团一样,热芭也第一个“发声”。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说话,而是闭嘴。
之前她发的“到底有什么问题,100个女演员都没发现”,被广大网友视为战争扩大化的标志性事件!
而在林诺扭转网络评价的同一时间,热芭默默删除这条评论。
同时暂时将账号改为“关闭评论和点赞权限”,表明态度。
换句话说,一个常年霸榜时尚圈的顶流,直接进入静默状态!
这无疑是对林诺今天言论的最好声援。
紧接着,娜札、刘玉宁等圈中好友,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全部删除了对这次事件的发声内容,表明态度。
黑流量也是流量,这些内容能帮他们赚取不少话题度。
说删就删,足见林诺阵营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