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世子爷不耐辛劳,梨花村大有来头。
第8章 世子爷不耐辛劳,梨花村大有来头。
且说国公爷,世子爷,工部侍郎周开仓,户部郎中李敢一行人等日夜兼程,只因古时交通不便,加之登记造册,考察民情,修缮重建,核算所需银两,粮草等皆需时日,这一来一去,7天左右,所以应国公爷提议,日夜兼程。大家每天大约就睡3个时辰,世子爷多有怨言,工部侍郎也稍有不满,唯有户部郎中能泰然处之。
大约还有五六里地就到梨花村的时候,世子爷就已经不想走了,说是:
一路上除了赶路还是赶路,吃饭睡觉上马车,实在是太无聊了,想在马车上眯着等时间,道路不平,又是颠簸,这些天来,我们都没休息好,真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国公爷伴着马蹄的节奏,双眼也渐渐有些朦胧。只听得一声喊。
亲卫副首领道,大家赶快点,梨花村就在前面,不远处,那边也很是繁华,要啥有啥,天黑之前务必赶到梨花村。
国公爷探出头望了望渐浓的暮色。忽然,张口道:
不用催马,一柱香内必到梨花村。连日来,车马劳顿,到梨花村,休整2日,再前行。一干人等均有些许困乏,一一应允。
身后亲兵无不咋舌,自离城以来,全程未曾问路,仅凭马蹄节奏便算得分毫不差。老管家心中暗叹:当年国公爷奔袭千里奇袭敌营,他便是靠这般能耐,在暴雨夜中精准找到敌军粮草所在,这等‘活地图+路程判断’的本事,都是刀光剑影里喂出来的真功夫。
世子爷一觉醒来车架已进到梨花村。
世子爷翻身落马,在护卫跟随下,在街道中东,张西望不由感叹。爹你也出来快看看,接着不由分说的让车架停下,跳上马车就要拉着国公爷一块看看外面。
世子爷慢点。国公爷小心。
在众人的关切下,爷俩下了马车,来看这梨花村。
世子爷道:这梨花村真是不同凡响。
国公爷道。哦?吾儿,你且说说有何不同?
世子爷道,道路宽平,人流不断,摇扇公子,颇有书生之气,马车往来,街边日常杂货,翩翩公子,摇扇而行。窈窕佳人,红粉摊前,温婉笑谈。粮铺,盐铺,酒肆,酒楼,食肆,茶水铺,包子铺,客栈,当铺,布庄,药铺,前庄,杂货铺。书肆,乐坊,画坊,
偏僻小道上貌似烟花柳巷。京城之中不过如此,而且比之稍逊。
国公爷道,吾儿,倒是个用心之人,这梨花村大有来头。
世子爷道,我不就是一个善营商贾之道的村落,比别个村落更显繁华而已,爹却说他大有来头,到底是何来头?
国公爷道。梨花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因大乾文人,苏亚子,苏弈所作梨花词而,名秀中原,苏弈去世后,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梨花村,做追忆悼念之词,还有不少广为流传,苏先生也因此被称为梨花先生,与其性格淡雅清高颇为相称,此地曾一度成为大乾文人聚首,览胜,凭吊,抒怀发源之地,苏弈才华高绝,惜天妒英才,二十有才名,三十梨花盛,四十怜苍生,研药学之道,五十驾鹤,一生不仕,其人通达世事,所传梨花斋诗文集,多清新脱俗,言说红尘事,不是红尘人,曾有人言,悟其诗可窥天机,读其文可推后世,先生一世清高,而隐于梨花村,常以不经意之事,不经意之物,而发惊世之言。
大顺破京,乾帝逃,觅先生,见而诺之宰辅,悔当初,求破解之法。先生言,起时谏言,帝能纳之,兴时谏言,纳之渐少,盛时谏言,反获罪尔,乱时谏言,良臣不语,衰时谏言,诸事无果。将倾之时,尚有良策安天下,怎奈陛下听信奸佞,险致臣于死地。今李宇恒帝京都,威寰中,欲大顺天下,陛下虽欲江山再起,奈追随者又有几何?
乾帝曰,今番落败,逆贼到处追杀,帝位争斗,百姓多苦,民生不振,朕居难定所,四海逃亡,故土之上,逆贼所不容,欲奋而抗之,然军伍四散,仅存百十来人,飞蛾扑火而已。先生可有解法?
当即先生指出,今战火已熄,四方已定,无以抗衡,不若假死安生,瞒隐此地,休养生息,秣马厉兵,待时而动。
时大乾宰相吕谨轩,提出大顺虽然尽得中原城池,但朝堂新立,上不乏忠乾之仕,散兵旧部,隐忍待发,一旦假死,大顺归心,东山再起,遥遥无期。
乾帝曰,无可奈何花落去,唯有伤心水东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与其苟延残喘,四海逃亡,惟恐被逐利者出卖,生死难料,不若先生之计,但狗贼李威,奸诈无比,如何假死,又如何使其信以为真,此事难中之难。
众人议论纷纷,正面硬刚,已是取死之道;金蝉脱壳,实为上策,却难以信天下。进一死,退亦是一死,当如何?
先生曰,陛下,可有随身信物,亦或者留下传国玉玺。此处乃是临江县辖制,知府与我有君子之交,得他帮助此事十拿九稳。
此正是:
赶往边关路奔波,
双耳凭借马蹄音,
前路历程心有底,
莫说谁人都可以,
刀光剑影真功夫。
回头再说梨花村,
先生才高不入尘,
隐居梨花美名扬,
乾帝兵败求良策,
金蝉脱壳伺时机,
天高帝远得闲隙,
一个旧交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