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3)
分卷(103)
西川商会之事,比谢璟想的容易得多,几乎没什么异议就成了。
谢泗泉回来的路上,坐在马车里都一改常态,脊背挺得笔直。
谢璟笑着问:舅舅,那椅子舒服?
谢泗泉感叹:那可太舒服了。他视线转到谢璟身上,你这招妙啊,我在西川还从未这么扬眉吐气过,今天真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这么解气,你瞧见那些人的老脸没有?
谢璟点点头。
谢泗泉乐得不行:那些老头子之前就阴阳怪气,刚才喊我会长的时候,脸都绿了,可真痛快。
谢璟道:过段时间他们还会来求您。
谢泗泉:为何?
谢璟:剿匪一事,家主留守西川,他们子侄辈随行同往。舅舅手里枪多人多,他们为了家里小辈的安危,或想躲在后方,或想糊弄了事,总要舅舅来统筹安排,他们自然会来求您。
谢泗泉问:这也是白家九爷教你的?
谢璟笑了一声:嗯,他很厉害。
谢泗泉有些酸意:我也很厉害。
嗯,舅舅也厉害。
小外甥太听话,他说什么都顺着,谢泗泉只觉得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正想再同他说些什么,忽然就听到外面有人骑马追来,一叠声喊他。
谢泗泉让车夫停下,掀开马车帘往外看了,果然是之前商议剿匪事宜的一位商号的人。
对方一边骑马跟在一旁,一边拱手笑道:谢家主,我家主人一直敬佩您的为人,今日见后,更是为您深明大义所感,特意让小人请您一叙,前头已摆下酒宴,还请谢家主赏光。
谢泗泉道:你家主人是何人?
来人道:我家主人姓赵,下城东晟盐场就是我家产业。
今天议事的时候,见的人太多,谢泗泉隐约记得有个赵姓的商人很上道,一直站出来为他说话,便客气道:原来是赵老板,久仰大名,本应去见见,但家中实在事多。他指了指一旁的谢璟,这不,身边还带着个小孩儿,他不惯在外头吃酒,我得陪着回家。
对方瞧了,小心问道:这位小公子看着面生
谢泗泉笑道:我不常来下城,你不认得他,这是我福泉庄少东家。
谢家产业里多以泉字命名,其中福泉庄最大,专做盐货,谢泗泉这么一说,对方立刻领悟,喊了一声少东家。
谢泗泉对这赵家更添了几分好感:你回去同你家主人说,改日我做东,请他来上城吃酒!
来人忙答应下来,拱手送马车离去。
马车轻微晃动,谢泗泉手肘撑在一边膝盖上,侧头看了谢璟片刻,视线落在他空荡荡的耳垂那,忽然笑了下,伸手去捏:璟儿,你今日做得好,舅舅送你样东西好不好?
第129章 银耳扣
谢泗泉没带谢璟回家,而是半路去了一家银匠铺。
谢璟起初以为他来买什么,等到舅舅吩咐银匠端来一盘各色宝石、耳环让他挑选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这是给我的?
谢泗泉笑道:是,打从你一来西川我就想着这事儿,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
谢璟哦了一声,低头伸出手指拨弄一下银盘上的宝石坠子,看了一会忽然问道:舅舅,二当家说,成亲了才戴这个。
谢泗泉道:瞎说,你现在就能戴。
谢璟顿了片刻,道:年底的时候,九爷会来西川。
谢泗泉想了下,就有些牙酸:白明禹也来?
谢璟:嗯,我到时候带他他们来见您好不好?
谢泗泉心说不好,但看着小外甥一脸期待,还是绷紧了表情一脸不痛快地点头道:好吧,他们既来了,我做东,请他们好好在西川玩几天。
谢璟放下心来,脸上露出一个笑,眼睛都亮了许多,他手指在银盘里挑选半天,还是没要这些,抬头道:舅舅,这些都太过鲜艳了,我想要个素银环,戴着不碍事。
谢泗泉立刻又让人去重新拿了一份儿。
一旁有银匠备下工具,但谢泗泉没让他碰,亲手拿了银针在火上烤过,准备动手。
谢璟微微歪头,道:舅舅,等下。
谢泗泉捏他耳垂一下,手感肉乎乎的,笑着吓唬他道:怎么,现在就怕了?我还没落针呢。
谢璟道:能不能不扎在耳垂?
谢泗泉奇怪:为何?
谢璟左边耳朵被他揪着,跑不了,只含糊道:我那里最怕疼,你扎耳骨那。
谢泗泉宠他,答应下来,抬手在耳廓那摸索一下,问道:这里?
谢璟这次很干脆地点头:好。
谢泗泉手上的银针落下,谢璟微微拧眉的功夫,他已动作迅速地穿针,只让谢璟疼了一下,很快就戴上银耳扣。
谢璟挑的素银环样式简单,环绕在耳骨半圈,扣住之后,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光泽,像短兵开刃时的寒芒,锋利,但很衬他。
铜镜中,舅甥两人一前一后,谢璟端坐在前面,谢泗泉站在他身后微微弯腰,正凑过来端详。看了好一会,谢家主脸上露出满意笑容道:不错,终于像点样子了。
谢泗泉只当外甥喜欢素银,让银匠依样打了十几只这样的单只素银耳扣送去府上,带着谢璟心满意足回去了。
谢璟第一次戴这东西,耳朵上突然多了点份量,耳骨倒是不疼,只是不知道摸了什么药膏带了点薄荷的清凉。他伸手想碰,被谢泗泉拦住道:现在不能动,过两天就好了。
谢璟手就往下,自己轻捏了一下耳垂,左耳下面一点细小疤痕还在,那是他当年出水痘时留下的。
九爷常说,这是他身上的记号。
不知这次他身上多了一处记号,九爷还认不认得出。
回府之后,谢璟就被白家护卫接走,对方低声只说这边商号有事来找,谢璟立刻下了马车跟着去了。
谢泗泉立刻吩咐道:胡达,你带两个人跟着一起过去,若有什么事也好帮忙。
胡达答应一声,小跑追上去。
谢泗泉看着外甥背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晚上吃饭的时候,谢璟还未回来,谢泗泉也不好死皮赖脸一直等在谢璟的小院子里,转悠半天回去了。
徐骏在饭厅等他,桌上摆着谢泗泉最喜欢的雅鱼。
谢泗泉今日却兴致缺缺,连鱼骨剑都懒得找,只随意吃了几筷鱼肉。
徐骏问道:怎么了,不是回来的时候还挺高兴?
谢泗泉吃醋吃到千里之外,带着酸意道:璟儿跟白家那帮人跑了。
徐骏给他夹菜,听见道:你说白家商号?他们刚派了一个新掌柜来西川,今日一早就来求见,来了好几回了,璟儿去看看也正常。
谢泗泉道:哪里正常,他是我谢家少主,怎么就管起白家的事了?
徐骏笑道:这有什么,能者多劳。
谢泗泉牙酸:可我总觉得璟儿是白老九带大的一般,心里不甚痛快。
徐骏实话实说:不是你带大也好,北地白家规矩多,我看璟儿也是个规规矩矩的。
谢泗泉摔下筷子,气饱了。
接下来几天,和谢璟预料的一样,上城谢家陆续有人前来拜访。
有商户的人,也有官府的人,守城的一位长官还亲自来了一趟,给他们这些自发组织的商户支援了一箱枪一箱子弹,另外还有一纸委任状,因这次负责人是谢泗泉,上面就直接写了兹任西川商会会长谢泗泉担任此职一行字。
如此一来,西川商会算是过了明面,谢泗泉这个会长也扎扎实实坐稳了。
上城谢家地位一时高了不少,谢泗泉像是凭空多了一个身份,他以前只觉这些都是虚名,斗个气罢了,现在才觉得商会的妙处。
官府对谢家也客气极了,云梦山匪一事闹得大,他们原本正打算动员西川商户出钱粮自行剿匪,这会儿有人愿意去,立刻双手赞成,莫说是委任状,要什么都答应!
统合好人数,很快选定了日子,出城剿匪。
各家商号家主坐镇西川城中,每家几乎都出了人手,凑了近三百人队伍。
出发那日,谢泗泉碍于规矩不能同行,让徐骏带谢璟同去。
他把谢璟送到门口,亲手给外甥整了整衣领,叮嘱道:路上小心些,有二当家照应你,我也放心。
谢璟答应一声。
谢泗泉挥挥手,谢璟翻身上马,跟着徐骏等人一同去了,他身后两侧七八个白家护卫紧随其后,骑马时身影微微低伏,都是马背上使枪的好手。
一行人趁夜赶路,到云梦山的时候天色将明,徐骏吩咐人找树林隐蔽处分散扎营。
谢璟找了一棵大树,爬上去先看了看远处,云梦山极高,山顶云雾环绕,周围只余鸟鸣。
徐骏站在树下等着,过了片刻,谢璟爬下来,他问道:可瞧见什么没有?
谢璟摇头:没有,树木茂盛,我爬到高处也看不太清,峡谷路似是在靠东的方向。
徐骏道:那就对了,这里是最安全的,前面有河,取水也方便,这么多人赶路一夜需要休息,不能急攻。
这次一同来的都是各家商号派出的盐工伙计,有些商号家中被人绑了,心里焦急,花钱雇了一些好手,也有些让子侄辈人的人一同前往,此刻正坐在地上休息。那些盐工伙计还好,平日里负重搬运,每日行走惯了,还能坐下吃些东西,商号的几位少爷也不知是怕还是累,只能勉强喝下几口水。
谢璟环视一周,对他们此番表现微微拧眉,并不满意。
他之前想的太过简单,只觉三百人对付一百多山匪,应是足够,但完全没想过其他情况。
比如盐工伙计们的畏缩胆怯,再比如商号少爷们的手无缚鸡之力,有些少爷来此,身边已围绕了五六个护院,显然剿匪只是走个过场,若遇到真的山匪,这帮人护着他们家少爷只会先逃跑。
王肃打了山泉,弯腰走到谢璟身边,把水囊递给他。
谢璟慢慢嚼着嘴里的干饼,喝了一口泉水,低声询问探查地形之事。
王肃虽然没来过云梦山,但以前在北地没少和谢璟一同来山上打枪操练,对山地熟悉,再加上跟随谢璟来西川数月,对这里的一些气候也有所了解,低声同他讲了几句,正说着,忽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吵嚷。
徐骏呵斥的声音紧随其后:住手!还未遇敌,自己人先打起来像什么样子!
树林里,两边人各自站立,泾渭分明,显然是之前家族就有些仇怨。
一个穿了长衫,脸上戴眼镜的青年正被两个伙计扶着,气得发抖,他身上衣摆有些泥污,这会儿什么也顾不得,瞪着对方道:自己人,徐当家的,你问问他们,他们沈家拿我们当自己人了吗!
青年对面站着的是十来个黑色短打穿戴的大汉,领头的头发剃得只剩青茬,这会儿听见嘿嘿笑道:怎么没拿你们当自己人了,不过就是占你们一个铺位,几张饼子罢了!兄弟们出来的急,再说这伙食之前也说好了,统一发放,你张家为何吃起独食了啊?
青年被气得面红耳赤,在那骂他,但说的都是些斯文话,对方全不在意。
徐骏在前面挡着,说了几句,把东西要回来还给了张家,那个青年拿到之后拱拱手另外找地方坐下,那些黑色短打衣裳的汉子们倒是也没闹事,只是对徐骏态度也不甚恭敬,随意抬抬手,就算行过礼,嬉笑着又去了另一处,像是摸上山打兔子去了。
不多时对方回来,果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