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意外
第112章 意外
十几名“夜不收”正欲隐入夜色,突然身后传来一声轻笑。
那声音带着几分冷意,在寂静的芦苇荡中格外刺耳:
“大捷之日?不知说的是哪一日啊?”
一名年轻的夜不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自然是明日拂晓,待贼军落入...”
话到一半猛然惊醒,右手已按在了刀柄上。
月光下,所有黑衣人的身影瞬间凝固,芦苇丛中的空气仿佛都为之凝滞。
为首的夜不收缓缓转身,斗篷下的双眼如鹰隼般锐利。
却见身后芦苇荡中,在月光下隐隐约约闪烁着一个黑色身影。
他左手微抬,右手却已悄然摸向腰间的暗器。
“什么人!藏头露尾的鼠辈!速速现身!”
为首的夜不收厉声暴喝,声震芦苇荡。
他顾不得此举会暴露行踪,右手已按在刀柄上,青筋暴起。
冷汗顺着他的太阳穴滑落,浸湿了蒙面的黑巾。
作为夜不收统领,他比谁都清楚:
能在十几名顶尖暗探的警戒下悄无声息地逼近,
他们与这不速之客的灵修差距,恐怕不止一星半点。
秦朗负手而立,月光在他冷峻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他淡漠的目光扫过芦苇丛中那些自以为藏得天衣无缝的黑衣人,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修长的手指在袖中轻轻一弹,一道无形的灵力波动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那些训练有素的夜不收们甚至来不及发出惊呼,瞳孔骤然收缩的瞬间,便如同被收割的麦穗般接连倒下。
他们的身躯砸在芦苇丛中,发出沉闷的声响,惊起几只夜栖的水鸟。
月光依旧,芦苇轻摇,仿佛方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秦朗皱着眉头看向倒下的一众黑衣人。
既然这里出现了探子,那就不可能只有这一支,这意味着都梁军目前在敌军的注视之下。
加上刚刚几个黑衣人的聊天内容……
秦朗眼神一凝,翻身朝着都梁军的方向赶去。
他身形如鬼魅般在夜色中疾行,灵力催动之下,脚尖轻点便是十几丈的距离。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便追上了正在行军的都梁军主力。
“传令,全军止步!”
秦朗一声令下,三万五千大军如潮水般戛然而止。
铁甲碰撞声瞬间消失,只剩下夜风吹过旷野的呼啸声。
彭有德快步奔来,压低声音问道:
“老大,出什么事了?”
秦朗面色凝重,目光如电般扫过四周的地形
确定行军还没到淮扬道的包围圈后,松了一口气,缓缓道:
“我们暴露了。程老狐狸故意在应天府泄露军情,就是为了引我们钻进他的口袋。”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几分冷意:
“刚才在芦苇荡里撞见了十几个夜不收,从他们的话里听出,我们正在进入他们的埋伏圈。”
彭有德倒吸一口凉气,握紧了手中的铁锤:
“他娘的,这老东西够阴险的!老大,我们现在怎么办?”
秦朗负手而立,目光投向远处黑压压的夜色:
“既然知道了对方的布局,那就将计就计。”
他转身面对众将,声音洪亮如钟:
“传我军令,全军后撤五里,于来安县城外扎营。”
“今晚,我们着重处理附近的探子。”
“明日凌晨日出前,趁着佛晓的黑暗,大军兵分三路。”
“彭有德率一万人马,每人举三个火把,假装我们三万大军,从正面向都梁推进,吸引敌军注意。”
“看到敌军不要作战,直接往来安县城跑,跑到县城驻守便是成功。”
“孙枭姬与我率其余剩下两万五千人埋伏在来安县东西两侧,待敌军与正面交战时从侧翼突击”
孙枭姬有些不解:
“秦大人,这么简单的埋伏,只怕程总兵不会往里钻?”
秦朗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到时候由不得他不钻。”
他指了指远处长江:
“今夜,点百来十号人,随我悄然渡江,这点人马,应该引不起对方的注意,到时候我在应天府造出声势,做出再次大军围城的样子,应天府里的官老爷必然再次召令程总兵驰援。”
“但是他明天一早就会认定我们就在他们眼前,召令催促下,他会即可寻求与我军决战。”
他踱步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画了个圈:
“程总兵得到应天府的消息后,必然会调整部署。到时候,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众将面面相觑,虽然不太明白秦朗的具体意图,但都知道这位统帅从未失手过。
“传令下去,全军后撤。另外...”
秦朗忽然转向身边的亲卫:
“让夜千魅、墨千言过来见我。”
半个时辰后,都梁军已在来安县城外重新扎营。
营帐中,夜千魅、墨千言恭敬地站在秦朗面前:
“季坛主有何吩咐?”
“你俩立即派人通知应天府分堂主,就说让他们今夜配合我们在应天府内搞出点动静,最好能打开一两座城门,打开城门后,立刻撤离即可。”
二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恭敬地点头:
“属下明白。”
“还有,”秦朗从怀中取出无垢教的令牌,
“让无垢教在安和道、苏松道、徐海道的所有分堂同时行动,今夜在各府城制造混乱,扰乱三道军心。”
墨千言接过令牌,神色一凛:
“季坛主是要...”
“釜底抽薪。”
秦朗站起身来,目光如炬:
“程老狐狸想要围点打援,那我就让他的后方先乱起来。”
深夜,来安县城外的都梁军大营中。
秦朗独自一人站在中军大帐外,仰望着满天繁星。
夜风吹动他的衣袂,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彭有德带着挑选好的一百余名士兵走过来,有些担忧地问道:
“老大,明日这一战,你有几成把握?”
秦朗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五成。”
“只有五成?”
彭有德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中,秦朗从来都是十拿九稳的。
“程总兵年轻时能在边关数次抗击北虏而不败,而且弹指间能调动南直隶大多数兵马,绝非等闲之辈。”
秦朗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这一战,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硬仗。能否打赢,就看明日的临场发挥了。”
他拍了拍彭有德的肩膀:
“去休息吧,明日还有硬仗要打。”
彭有德点点头,转身离去。
秦朗独自站在营帐外,目光投向远处都梁县的方向。
那里,有他的根基,有他的百姓,有他不能失去的一切。
明日一战,不容有失。
夜色渐深,远处传来几声狼嚎,在旷野中回荡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序曲。
秦朗深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一百余名士兵向着长江方向进发。
明日,便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而现在,他要为自己的天平上增加些砝码。
-----------------
来安县北三十里
一处小山头上
程总兵站在小山最高处眺望着官道。
正出神时
身边徐封赶来,拱手禀报道:
“总兵大人,贼军已在来安登陆,正在朝着我军方向驶来。”
程总兵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
“与我所料相符,贼军得知我军举六万大军之力围剿都梁,救也不是,不救更不是。”
“但以贼军首领的风格来看,他一定会出其不意,他的原计划应该是想趁我军未动,从来安登陆,赶至我军设伏点,反埋伏我们一波。”
徐封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哪里知道,总兵大人自援救应天府时便已察觉出不对,悄悄调了三道兵马。”
“总兵大人在应天府大殿之上所说,已经是过时多日的消息了。”
正说着,高翰林皱着眉头从土坡下走上来。
“总兵大人,有一队夜不收没有按时回话,可能已经遭遇不测。”
程总兵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
“以贼军的情报能力,想要悄无声息地埋伏他们,近乎不可能,能把他们骗到我们的口袋里来,已经不容易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选择半渡击之,若贼军提前发现,放弃都梁,大江之上任其遨游,我等去哪里抓他?”
“现在安和道兵驻扎在来安县西侧,我们在北侧,明日一早徐海道兵便能抵达东侧,长江之上,苏松道船队已经抵达。”
“他们是退也退不得,进也进不得,与任何一方交战,都会受到剩下三道兵马的围拢绞杀。”
“待明天一早,徐海道兵抵达,即使他选择困守来安,我等也可以合而击之。”
“这是纯粹的力量压制,不是靠计谋可以破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