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洁工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五年后

最新网址:m.biquw.cc

五年后的盛夏,我悬浮在三省交界处的河心涡流中,感受着水流穿过背鳍缺口的熟悉触感。

我的体长已经超过四十厘米,铠甲般的鳞片上布满了战斗留下的疤痕。四周,数百条清道夫组成庞大的阵列,像一支等待检阅的军队。

“上游哨兵报告,新一批幼鱼开始迁徙。“一条体侧带着闪电纹路的清道夫游到我身边报告。是雷纹——当年我以为它已经死了,却在两年前的一次族群合并中奇迹般重逢。那次渔线事故让它失去了半条尾鳍,但活下来的意志让它学会了用胸鳍和腹鳍更高效地游动。

“数量?“我简短地问。

“至少三千条,都是今年孵化的。“雷纹的鳃盖兴奋地张合着,“按这个速度,到年底我们的数量能翻一番。“

我没有回应,只是望向河底那片蠕动的灰色地毯——那是成千上万条清道夫幼鱼在觅食。五年前从人工湖逃出来的十几条幸存者,如今已经发展成了横跨三省水系的庞大族群。我们占领了从城市排污渠到自然保护区的各种水域,适应了从工业废水到山涧清泉的所有环境。

“河口观测点发来警报,“另一条背鳍残缺的清道夫匆匆游来,“人类的清理船队又出动了。“

我摆动尾鳍示意大家安静。自从清道夫族群在三省交界处形成规模,人类的围剿就从未停止。但他们每次的“彻底清理“都像用渔网打雾——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徒劳无功。

“按第三预案执行。“我下达命令,“成年组分散到支流,幼鱼群潜入深潭,繁殖组转移到地下暗河。“

雷纹迅速游开传达指令。五年的生存战争让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应对体系:分散、隐藏、等待风暴过去,然后在人类宣布“胜利“后重新集结。这套策略屡试不爽,因为人类总是高估一次性行动的效果,低估生命的韧性。

夜幕降临后,我带领核心成员潜入一条隐蔽的地下暗河。这是去年洪水冲开的通道,通向一个巨大的溶洞系统。洞顶的钟乳石滴下水珠,在平静的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水质检测结果怎么样?“我问族群中的“白斑“——一条因长期接触化学品而部分鳞片变白的清道夫,它负责监测水域安全。

“pH值6.8,溶解氧充足,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白斑用嘴碰了碰挂在钟乳石上的测试条,“比城市河道干净多了。“

我满意地点点头。这个溶洞是我们最重要的秘密基地之一,不仅适合避难,更是完美的繁殖场所。洞壁上的无数小孔中,已经能看到新产的卵在微微发光。

“记得五年前的人工湖吗?“雷纹突然问道,它游到一块平坦的石板上方,“那时候我们东躲西藏,连十条同类都凑不齐。“

我没有回答,但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从被放生到人工湖,到逃亡城市河道,再到征服自然水系...这五年的扩张史像一场疯狂的梦境。有时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条曾经在鱼缸里被孔雀鱼欺凌的小清道夫,如今竟成了数万条清道夫的实际领袖。

“人类永远不会明白,“白斑幽幽地说,“他们越是围剿,我们越是强大。“

它说得没错。每一次人类的清理行动都是一次自然选择——只有最聪明、最谨慎、适应力最强的清道夫能活下来。而这些幸存者的后代,将继承这些优秀特质并进一步强化。我们就像被锤打的金属,越打越坚韧。

三天后,哨兵报告人类的清理船队已经撤离。他们带走了几百条清道夫,大多是老弱病残。而我们的核心种群安然无恙,幼鱼损失率不到5%。

“他们宣布'清道夫问题基本解决'。“雷纹带回一份被丢弃的报纸,上面的油墨在水中慢慢晕开,“说要'持续监测,防止死灰复燃'。“

我冷笑一声。人类总是这样,把暂时的撤退当作永久的胜利。他们不明白,对清道夫而言,“死灰复燃“是生存的基本功。

“通知各分队,开始第二阶段。“我咬下一块钟乳石上的钙质沉积物,感受着矿物质在口中的涩味,“雨季快来了,是时候向下游三角洲扩张了。“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侵略舞。繁殖组在暗河中守护着新一批卵;青少年组沿着小支流向下游渗透;成年组则分成数个小队,骚扰人类设置的监测点,制造假象。

我亲自带领最精锐的十名成员,向三角洲地区挺进。这里是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水流平缓,营养丰富,更是通往更广阔水系的咽喉要道。如果能拿下这里,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半个国家水系的大门。

但三角洲也是人类防守最严密的地方。水面上布满了监测浮标,岸边设有自动捕鱼站,甚至还有几台实验性的声波屏障装置。更棘手的是,这里生活着几种本土鱼类,人类正试图用它们来“替代“清道夫的生态位。

“硬闯不行,“雷纹观察着水面上的浮标,“声波屏障会让幼鱼的内出血。“

我绕着三角洲外围游了一圈,寻找突破口。最终,在一处废弃的码头下方,我发现了一个完美的漏洞——人类铺设的电缆沟。这些沟槽本用来铺设水下设备,但年久失修,形成了连接主河道与三角洲的隐秘通道。

“从这里进去,“我用尾鳍指了指黑漆漆的沟槽,“每次三条,间隔十分钟。“

渗透行动持续了整整三天。我们像一股灰色的细流,悄无声息地渗入三角洲的每个角落。先占据隐蔽的角落,然后慢慢扩张到开阔水域;先吃人类不屑一顾的腐殖质,然后逐步抢夺其他鱼类的食物资源。

一个月后的满月之夜,三角洲已经完全变样。水底铺满了清道夫幼鱼,像一层蠕动的灰色地毯;成年个体占据了最佳觅食点,将本土鱼类赶到边缘地带;甚至连水面上的浮标也被我们研究出了规律。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