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古话今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曹操的狠辣与刘备的跑路

最新网址:m.biquw.cc

书接上回。话说何进何屠夫,听了袁绍袁大公子的“妙计”,打算把张让那帮“十常侍”死太监骗出宫来,然后“咔嚓”一声,人头落地,从此天下太平。何进美滋滋地想着,觉得自己真是个大聪明,这计划天衣无缝。

可惜啊,他忘了隔墙有耳,特别是皇宫这地方,太监们经营多年,眼线遍布每个角落。他跟袁绍在屋里密谋,唾沫星子还没干呢,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嗖”地飞进了张让的耳朵里。

张让一听,好家伙!何屠夫你够狠啊!想骗我们出去下黑手?他赶紧把赵忠、段珪、曹节(虽然正史上曹节早死了,但演义里他还活跃着)、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这几个老伙计(也就是所谓的“十常侍”,其实人数常变,核心就这几个坏种)叫到一块儿,开紧急会议。

张让脸都吓白了:“各位兄弟,大事不好!何进那屠夫,听了袁绍那小崽子的馊主意,要假借开百官大会,骗咱们出宫,然后埋伏刀斧手,把咱们哥几个剁成肉泥啊!”

这帮太监平时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但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那叫一个团结!毕竟脑袋只有一个,掉了可就真没了。一个个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反了他了!”

“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跟他拼了!”

“对!拼了!”

蹇硕(这家伙以前还统领过禁军西园八校尉,有点兵权)拍着胸脯说:“怕他个鸟!宫里的禁军,还有不少是咱们的人!特别是长乐宫嘉德门那块儿,咱说了算!”

赵忠眼珠子一转,阴恻恻地说:“硬拼是下策。何进那厮,仗着自己是国舅爷,大将军,手握重兵。咱们得智取!他不是要进宫找他妹妹何太后告状吗?咱们就在他进宫的路上埋伏!”

段珪补充道:“对!就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里面!等他明天早上进宫找太后汇报‘开会’的事,路过那里,咱们一拥而上,乱刀砍死!然后对外就说他谋反,被咱们当场格杀!死无对证!”

“好主意!”十常侍一拍即合,脸上露出了既恐惧又凶狠的光芒。他们立刻开始秘密调集心腹太监和亲信禁军,磨刀的磨刀,备绳索的备绳索,在嘉德门内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何屠夫自投罗网。

第二天一大早,何进果然兴冲冲地进宫了。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在百官面前演一出好戏,把张让他们骗出来宰了,根本没想过自己才是那个掉进陷阱的猎物。他身边就带了几个随从,大摇大摆地往长乐宫走。

刚走到嘉德门门口,宫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走出几十个太监,领头的正是张让、段珪等人。何进一看,心里还纳闷:这帮死太监怎么主动出来了?难道知道我要开会?正好省事了!

他刚想开口说“请各位公公随我去议事”,话还没出口呢,张让猛地跳出来,指着何进的鼻子就开骂:

“何进!你个杀猪的屠夫!你算个什么东西!当初要不是我们几个在先帝面前替你妹妹美言,她能当上皇后?你能当上大将军?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我们有什么罪过,你非要赶尽杀绝?你妹妹何太后都不同意杀我们,你算老几?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何进被骂懵了,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张让把手一挥,埋伏在门后、墙角的太监和士兵,“呼啦”一下全冲了出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刀枪棍棒,杀气腾腾!

何进这才知道中计了!吓得魂飞魄散,掉头就想跑。晚了!太监们早就把宫门给堵死了!他带的几个随从,瞬间就被砍翻在地。

何进被一群红了眼的太监围在中间,成了真正的“瓮中之鳖”。他徒劳地挥舞着手臂:“你…你们敢…我是大将军…”话音未落,无数刀枪已经捅进了他的身体!这位曾经权倾朝野、手握天下兵马的国舅爷、大将军何进,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在了一群太监手里,被砍成了肉泥!死得那叫一个憋屈,那叫一个窝囊!

张让、段珪这帮人杀了何进,提着血淋淋的刀,立刻带兵冲向何太后和少帝刘辩的寝宫。他们知道,事情闹大了,必须控制住皇帝和太后,才能有一线生机。

何太后和小皇帝刘辩正在宫里吃早饭呢,突然看见张让、段珪一帮人浑身是血,提着刀冲进来,吓得魂都没了!张让也不废话,直接威胁:“何进谋反,已被我们诛杀!请太后和陛下立刻跟我们走!去北宫避一避!”说是“避一避”,其实就是劫持!

何太后一个妇道人家,小皇帝才十几岁,哪见过这阵势?只能哭哭啼啼地被张让、段珪等人架着,跌跌撞撞地往北宫跑。一起被劫持的还有陈留王刘协(后来的汉献帝),他是灵帝宠爱的王美人所生,一直由董太后(灵帝母亲)抚养。

宫里面杀声震天,宫外面何进的部下也炸锅了!吴匡、张璋这两个何进的铁杆部将,正好带兵在宫门外等着。突然听见宫里喊杀声,又看见宫门紧闭,心知不妙。正着急呢,正好撞见何进的弟弟何苗(时任车骑将军)也带着兵来了。

吴匡对着何苗就喊:“何苗!你哥在宫里被太监害了!你还不赶紧带兵冲进去报仇?!”

何苗这人,跟他哥何进一直不太对付,甚至跟太监们还有点不清不楚的关系。他听了这话,不但不急,反而心里有点幸灾乐祸,嘴上敷衍道:“宫门紧闭,情况不明,不可轻举妄动……”

吴匡一看何苗这态度,火“噌”就上来了!他认定何苗跟太监是一伙的,故意见死不救!他对着手下的士兵大喊:“兄弟们!就是何苗勾结太监,害死了大将军!给我杀了这个叛徒!”

士兵们本来就群情激愤,一听这话,嗷嗷叫着就冲何苗杀过去了!何苗大惊失色,掉头就跑,可他哪跑得过红了眼的士兵?没跑多远就被追上,乱刀砍死!真是祸起萧墙,亲兄弟也靠不住。

这时,袁绍、袁术、曹操这些何进招来的外援也带兵赶到了宫门外。听说何进被杀,何苗也挂了,袁绍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虽然史书上说他“姿貌威容”,但生气估计也差不多)。他拔出宝剑,对着宫门一指:“阉官谋杀大臣!随我杀进去!诛杀阉党,一个不留!”

袁术(袁绍的堂弟,也是个狠角色)立刻响应,带着兵就开始撞宫门。宫门虽然结实,但也架不住人多,很快就被撞开了。

袁绍、袁术、曹操、吴匡等人带兵冲入皇宫,见着没长胡子的(太监特征)就杀!也不管是不是十常侍的人,反正宁杀错,不放过。皇宫里顿时成了修罗场,血流成河,惨叫声不绝于耳。很多无辜的太监和宫人,也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

杀红了眼的士兵们,哪里还管什么规矩?冲进各个宫殿,见到值钱的东西就抢。可怜那些宫女嫔妃,更是遭了殃。整个洛阳皇宫,一片大乱。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北宫后门(谷门)仓皇逃出,往北邙山方向狂奔。他们身边只有几十个心腹太监和少数禁军士兵跟着。

跑着跑着,天渐渐黑了,后面追兵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何太后又惊又怕,加上山路崎岖,一个不小心,从山坡上滚了下去,摔得七荤八素,被追兵发现给救走了(或者说抓回去了)。张让、段珪也顾不上她了,只顾着挟持小皇帝和刘协,继续拼命逃跑。

跑到半夜三更,跑到一条河边(估计是黄河支流)。后面追兵的火把已经看得见了!张让知道跑不掉了,绝望之下,对着小皇帝刘辩哭拜道:“陛下!臣等今日死于此地了!只恨不能继续服侍陛下!陛下保重!”说完,纵身跳入河中自尽。段珪等人有的跟着跳河,有的被追兵赶上杀死。

小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吓得瑟瑟发抖,躲在河边的乱草丛里,大气不敢出。追兵打着火把在附近搜索,好几次差点被发现。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支打着“河南中部掾吏闵贡”旗号的人马赶到了。这闵贡是洛阳周边的地方官,听说京城大乱,皇帝失踪,赶紧带人出来寻找。他正好撞见那些追兵,一问情况,知道皇帝可能就在附近,立刻大声呼喊:“陛下!陈留王!臣闵贡救驾来迟!陛下勿惊!”

刘辩和刘协听到喊声,知道是救兵来了,这才敢从草丛里爬出来。闵贡赶紧下马参拜,看到皇帝和陈留王狼狈的样子,心疼不已。他扶二人上马,带着他们往回走。

没走多远,又遇上一支人马。领头的是谁?正是那位未来要搅动天下风云的董卓,董仲颖!他本来带着西凉兵在洛阳附近观望,听说京城大乱,皇帝失踪,觉得这是天赐良机,立刻带兵赶来“勤王”了。

董卓一看皇帝和陈留王,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装出一副忠肝义胆的样子,滚鞍下马,拜倒在小皇帝马前:“臣董卓救驾来迟!罪该万死!”那嗓门大的,震得树叶都掉了。

小皇帝刘辩哪里见过董卓这种凶神恶煞般的西凉军阀?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倒是陈留王刘协,年纪虽小,却显得镇定许多,把事情的经过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董卓一听,心里暗暗称奇:这小王爷不简单啊!他再看吓得瑟瑟发抖的小皇帝,心里就动了歪心思:这皇帝这么怂,能成什么大事?要是换成这个聪明点的陈留王……当然,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董卓护送着小皇帝和陈留王回到洛阳。此时的洛阳城,经过袁绍他们一番“清洗”,太监势力是被连根拔起了,但整个京城也乱成了一锅粥。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虽然手握兵权,但资历尚浅,威望不足,压不住场面。手握重兵的董卓一到,立刻就成了最强势的一方。

董卓这家伙,野心勃勃。他先是吞并了何进、何苗兄弟的旧部(何进死了,他弟弟何苗也死了,部队群龙无首),又收买了吕布(这个后面再说),实力急剧膨胀。很快,他就掌握了洛阳的军政大权。

接着,他就开始搞事情了。他先是废掉了胆小懦弱的少帝刘辩(贬为弘农王),改立聪明伶俐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封为相国,出入用天子仪仗,把持朝政,简直比皇帝还威风!看谁不顺眼就杀谁,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这就是“董卓乱政”的开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们把镜头从混乱的洛阳,转向暂时安稳的山东(崤山以东)。话说咱们的主角刘皇叔,自从上次在许都(曹操的地盘)跟汉献帝认了亲,得了“皇叔”的名号,又参与了董承的“衣带诏”密谋(就是缝在皇帝腰带里的密诏,要诛杀曹操),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刘备深知曹操疑心重,手段狠。为了麻痹曹操,他每天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种菜浇水,装出一副胸无大志、只想当个快乐农夫的样子。关羽、张飞看不下去了,劝他:“大哥!您可是汉室宗亲,天下英雄!怎么能天天学老农种地?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刘备赶紧制止他们:“嘘!二位贤弟小声点!隔墙有耳啊!我这么做,自有深意,你们不懂。”关、张二人虽然满腹狐疑,但也不敢再多问。

这一天,刘备正在后园专心致志地给菜地松土呢,许褚、张辽两个曹操的猛将带着几十个兵,直接闯了进来:“刘使君!丞相有请!”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曹操找我?什么事?难道是密谋泄露了?他心里七上八下,但脸上还得装得若无其事:“哦?丞相相召?备这就去。”他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许褚、张辽去见曹操。

到了曹操的相府,只见曹操笑吟吟地迎上来,拉着刘备的手就往里走:“玄德啊,在家做得好大事啊!”

刘备一听,吓得魂儿差点飞了!脸都白了!以为曹操说的是“衣带诏”的事。结果曹操接着哈哈大笑:“哈哈哈哈!玄德学种菜不易啊!这可不是大事吗?”

刘备这才松了口气,原来虚惊一场!他赶紧赔笑:“无事消遣罢了,让丞相见笑了。”

曹操拉着刘备到后园一个小亭子里坐下,桌上已经摆好了青梅和一壶酒。曹操指着青梅说:“适才看见枝头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皆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军士们听了,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日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这就是著名的“望梅止渴”和“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两人喝着酒,聊着天,天南海北地扯。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雷声滚滚,眼看就要下暴雨了。曹操看着天边的云气变化(古人信这个),指着天问刘备:“玄德可知龙的变化?”

刘备装糊涂:“未知其详,请丞相赐教。”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来了来了!曹操这是要试探刘备啊!刘备心里跟明镜似的,赶紧装傻充愣:“备肉眼凡胎,安识英雄?”

曹操不依不饶:“休得过谦。”

刘备推脱不过,只好开始点名:“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袁术,四世三公袁家嫡子,当时占据淮南,后来还称帝了,实力很强。)

曹操不屑地一笑:“冢中枯骨耳!吾早晚必擒之!”(坟里的干尸罢了!我迟早抓住他!)

刘备又说:“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袁绍,袁术的哥哥,也是四世三公,当时占据河北冀州、青州等地,地盘最大,兵多将广,是曹操最大的敌人。)

曹操摇摇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袁绍这人,表面凶,胆子小;想得多,没决断;干大事怕死,见小便宜不要命。算不上英雄!)

刘备接着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刘表)可为英雄?”(刘表,汉室宗亲,占据荆州,地盘大,人才多。)

曹操:“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孙策)乃英雄也?”(孙策,小霸王,刚打下江东基业,势头正猛。)

曹操:“孙策借父之名(指他爹孙坚),非英雄也!”

刘备:“益州刘季玉(刘璋),可为英雄乎?”(刘璋,占据四川盆地,易守难攻。)

曹操:“刘璋虽系宗室,不过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刘备把当时有点名气的诸侯都点了一遍:“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何如?”(张绣盘踞宛城,张鲁在汉中搞五斗米道,韩遂是西凉军阀。)

曹操鼓掌大笑:“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刘备一脸“懵逼”:“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曹操突然收敛笑容,目光如电,盯着刘备,一字一句地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刘备小心翼翼地问:“谁能当之?”

曹操以手指刘备,然后指自己,缓缓说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轰隆!恰在此时,天空一声炸雷!刘备吓得手一哆嗦,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心想:完了!曹操看出我的心思了!这是要杀我啊!

说时迟那时快,刘备急中生智!他装作被雷吓到的样子,一边弯腰捡筷子,一边说:“哎呀!这雷声好大!吓得我筷子都掉了!惭愧惭愧!”

曹操一看刘备这怂样,心里那点疑云瞬间消散了大半。他哈哈大笑:“大丈夫也怕打雷吗?”

刘备赶紧顺杆爬:“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孔子遇到打雷刮风都会神色庄重),安得不畏?”(圣人尚且敬畏天威,我能不怕吗?)他成功地把失态归结于怕打雷,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曹操被刘备的“老实”模样骗了过去,不再怀疑他有争雄天下之心了。

喝完酒,刘备回到住处,心里后怕不已。他知道曹操虽然暂时信了,但自己待在许都,就像待在老虎嘴边,随时可能被吃掉。必须想办法离开!

正巧,第二天曹操又请刘备喝酒。正喝着,有人来报:淮南的袁术骄奢淫逸,搞得天怒人怨,手下大将纪灵护送着大量金银财宝,要北上投奔他哥哥袁绍。袁术的地盘在淮南,袁绍在河北,中间隔着徐州等地。

刘备一听,机会来了!他立刻起身对曹操说:“丞相!袁术若北上投袁绍,二袁合兵一处,势力将大增,对丞相极为不利!备愿领一支人马,在半路截击袁术,将其击溃!为丞相除此心腹大患!”

曹操正琢磨怎么对付这事呢,一听刘备主动请缨,觉得这主意不错!一来刘备熟悉徐州一带地形,二来他手下关羽、张飞确实能打。于是曹操很痛快地答应了:“好!玄德忠勇可嘉!就命你与朱灵、路昭二将,率兵五万,前往徐州截击袁术!不得有误!”

刘备心中狂喜,脸上却不动声色,立刻领命。他回到住处,连夜收拾行装。关羽、张飞还有点懵:“大哥,曹操真放咱们走了?”

刘备压低声音:“此乃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明日点兵出发,出了许都,便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再也不用看曹操脸色了!”关、张二人也是兴奋不已。

第二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点齐五万兵马(其实主要是曹操的人,朱灵、路昭是监军),浩浩荡荡开出许都。谋士程昱、郭嘉听说后,赶紧跑去见曹操。

程昱说:“丞相!您怎么放刘备走了?此人绝非池中之物!放他出去,如同放龙入海,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郭嘉也说:“丞相即使不杀他,也不该放他走!更不该给他兵马!刘备此去,必不返矣!”

曹操一听,如梦初醒!后悔不迭!他立刻派许褚带五百精骑去追,命令把刘备追回来,就说还有要事相商。

许褚快马加鞭,终于在刘备队伍后面追上了。他大喊:“刘使君留步!丞相有令,请使君回去议事!”

刘备心里一沉:曹操果然反悔了!他回头对许褚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已奉丞相之命出征,军情紧急,不可耽搁!你回去替我禀报丞相,就说备击溃袁术后,自当回都复命!驾!”说完,打马扬鞭,带着队伍加速前进。

许褚是个莽夫,看刘备说得义正辞严,又带着大军,自己就五百人,硬拦也拦不住。他挠挠头,只好回去复命了。曹操虽然生气,但刘备已经走远,一时也无可奈何。

刘备带着兵马,日夜兼程,直奔徐州。路上,他越想越觉得曹操不会善罢甘休。到了徐州地界,他立刻找来徐州刺史车胄(chē zhòu)。这车胄是曹操的心腹,奉命镇守徐州。

刘备对车胄说:“车刺史,我奉丞相密令,特来诛杀反贼袁术!请速速准备粮草接应!”

车胄一看有丞相的军令(刘备有曹操给的正式军令),不敢怠慢,赶紧开城迎接,供应粮草。刘备顺利进了徐州城,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安顿下来后,刘备立刻派人去打听袁术的行踪。探子回报:袁术因为骄奢淫逸,不得人心,加上被曹操、吕布等人多次打击,已经众叛亲离,穷途末路。他带着残兵败将和搜刮来的金银财宝,想北上投奔哥哥袁绍,结果半路上被刘备派出的军队截击。袁术军队毫无斗志,一触即溃,金银财宝也被抢走了不少。袁术本人又气又急,加上平时沉迷酒色,身体早就垮了,走到江亭(今安徽寿县附近)就病倒了。他躺在破床上,想吃口蜂蜜水都找不到,气得大叫:“我袁术怎么落到这步田地?!”最后呕血斗余而死。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仲家皇帝”(袁术称帝后的国号),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死在了逃亡路上。

刘备听到袁术已死,算是完成了曹操交给的“任务”。但他可不想再回许都了!他立刻开始谋划:怎么把徐州这块地盘,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想到了还在小沛(徐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驻守的关羽和张飞(之前刘备被曹操带走,关羽张飞暂时留在小沛)。他立刻派人秘密送信给关羽、张飞,让他们做好准备。又暗中联络徐州城内不满曹操统治的官员和将领。

最关键的是要除掉曹操的代言人——徐州刺史车胄!

刘备找来关羽、张飞商议。张飞拍着胸脯说:“大哥放心!今晚我就带兵去把车胄那小子宰了!提头来见!”

关羽比较谨慎:“三弟不可鲁莽。车胄是曹操心腹,手下也有兵马,强攻恐有伤亡。不如用计赚他出城,再行诛杀。”

刘备点头:“云长言之有理。我有一计……”

第二天,刘备派人去请车胄,说城外发现有袁术的残余溃兵在骚扰百姓,请车胄带兵出城剿灭。车胄不知是计,加上袁术刚死,有溃兵也正常,就点齐兵马出城去了。

车胄刚带兵出城不远,突然一声炮响!伏兵四起!左边杀出关羽,右边杀出张飞!刘备亲自带兵断了后路!

车胄大惊失色:“刘使君!这是何意?!”

刘备在马上冷冷道:“车胄!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奉天子衣带密诏,讨伐国贼!今日特来取你首级!杀!”

车胄这才知道中计,慌忙应战。他哪是关、张的对手?没几个回合,就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曹操在徐州的心腹,就这么被干掉了。

刘备杀了车胄,收编了他的部队,正式宣布脱离曹操,重新占据徐州!他任命关羽守下邳(徐州的大后方,也是刘备家眷所在),自己和张飞守小沛,形成掎角之势,准备迎接曹操的报复性打击。

消息传到许都,曹操气得暴跳如雷!他指着地图上的徐州大骂:“织席贩履之徒!安敢如此!我必亲率大军,踏平徐州,生擒刘备!”

谋士荀彧赶紧劝道:“丞相息怒!刘备新得徐州,立足未稳,确实该打!但如今袁绍屯兵官渡,虎视眈眈,欲图许都。若丞相大军东征刘备,袁绍乘虚来袭,如何是好?”

郭嘉却有不同的看法:“文若(荀彧字)所言虽是,但刘备人杰也,今不击之,待其羽翼丰满,必成大患!袁绍此人,优柔寡断,反应迟钝。就算他知道丞相东征,也未必会立刻发兵。我们速战速决,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先解决刘备!”

曹操权衡利弊,觉得郭嘉说得更有道理。刘备的威胁是眼前的,而且此人潜力巨大,必须扼杀在摇篮里!袁绍虽然势大,但行动迟缓,可以赌一把!

于是,曹操留曹仁守官渡前线,监视袁绍,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以刘岱、王忠为先锋,浩浩荡荡杀向徐州!

刘备得知曹操亲征,也是头皮发麻。他知道自己这点家底,跟曹操硬拼就是鸡蛋碰石头。他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张飞嚷嚷道:“大哥怕他作甚!曹兵远来疲惫,小弟愿带精兵,趁他扎营未稳,去劫他营寨!定能杀他个片甲不留!”

谋士孙乾(刘备的老部下)反对:“曹操用兵如神,岂能不防劫寨?三将军不可轻动。”

刘备想了想,决定先试探一下虚实。他派关羽守下邳保护家小,自己和张飞守小沛。然后派大将王忠(不是曹操那个先锋王忠,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位)、刘岱(也不是曹操的先锋刘岱,刘备手下也有个叫刘岱的将领)各带一万人马,在小沛前面扎下两个营寨,互为犄角,作为第一道防线。

曹操大军很快杀到。先锋刘岱(曹操的)、王忠在城下耀武扬威。刘备坚守不出。曹操看小沛城防坚固,一时难以攻下,就命令部队安营扎寨。

晚上,张飞又旧事重提:“大哥!曹操远来,今日刚到,立足未稳!此时不劫营,更待何时?”

刘备还是有点犹豫:“曹操多谋,恐有准备。”

张飞急了:“大哥!若今日不劫,等他站稳脚跟,更不好打!小弟愿立军令状!若劫营不成,甘当军法!”

刘备看张飞如此坚决,加上形势确实危急,终于同意了:“好!三弟,我给你三千精兵!你从北门小路出去,绕到曹操营寨后面去劫营!我让王忠、刘岱(刘备这边的)在正面佯攻,吸引曹军注意!”

张飞大喜:“大哥放心!俺老张定要捅曹操一个窟窿!”他点齐三千精兵,饱餐战饭,趁着夜色,悄悄从北门溜出城,绕了个大圈子,直奔曹操大营的后方。

刘备则命令王忠、刘岱(刘备这边的)点起兵马,在营中多点火把,擂鼓呐喊,做出要大举进攻的架势,吸引曹军主力的注意力。

张飞带着三千人,人衔枚,马勒口,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曹营后面。远远望去,只见曹营灯火通明,营门口守卫森严。张飞心里暗喜:曹操果然把注意力都放在前面了!后面空虚!他悄悄传令:“兄弟们!看到中间那个最大的营帐没?肯定是曹操的中军大帐!随我冲进去,活捉曹操!杀!”

“杀啊!”张飞一马当先,挺着丈八蛇矛,带着三千精兵,像一把尖刀,猛地捅进了曹营的后门!

曹军后面守卫的士兵猝不及防,被杀得人仰马翻!张飞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砍杀,直扑中军大帐!

冲到中军大帐前,张飞用矛挑开帐门,大吼一声:“曹贼!燕人张翼德在此!纳命来!”他冲进大帐,却傻眼了!帐内空空如也!只有一些文书和旗帜,一个人影都没有!

“中计了!”张飞心里咯噔一下!就在此时,只听营寨四周号炮连天!伏兵四起!左边杀出夏侯惇,右边杀出夏侯渊,后面于禁、李典也带兵杀到!把张飞和他的三千人围得水泄不通!

原来曹操早就料到刘备可能会劫营,特别是张飞这个莽夫!他故意把中军大帐布置得灯火通明,自己却躲到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营帐里。张飞果然上当!

张飞虽然勇猛,但陷入重围,手下只有三千人,哪里敌得过曹操的数万大军?他左冲右突,杀得浑身是血,蛇矛都卷刃了,也冲不出去。手下士兵死伤惨重。

正在危急关头,突然曹军外围一阵大乱!火光中,只见一员大将,手持双股剑,带着一彪人马杀了进来!正是刘备!他得知张飞中计被围,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带兵来接应了!

刘备大喊:“三弟莫慌!大哥来也!”他带着人拼命往里杀。关羽在城头上看到情况不妙,也赶紧带兵出城接应。

曹军虽然人多,但被刘备、关羽两支生力军内外夹击,一时也乱了阵脚。张飞看到大哥二哥都来了,精神大振,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和刘备、关羽合兵一处!

兄弟三人不敢恋战,趁着曹军混乱,合力杀出重围,退回了小沛城。这一仗,劫营失败,损失了不少兵马,张飞的军令状也没完成。好在兄弟三人都安然无恙。

曹操见刘备兄弟守城严密,一时难以攻下,又担心官渡的袁绍,于是决定分兵。他留下刘岱(曹操的)、王忠(曹操的)带领五万兵马,继续围困小沛。自己则带着主力部队返回官渡,去对付真正的劲敌袁绍去了。

刘岱、王忠这两个先锋,能力一般,根本不是刘备的对手。刘备略施小计,就诱敌出营,关羽、张飞分别出战,轻松生擒了刘岱和王忠!

刘备没有杀他们,反而好酒好菜招待,然后把他们放了回去,让他们给曹操带个话:“我刘备并非反叛朝廷,实因曹操欺君罔上!请丞相明察!”这既展现了仁义,又给曹操添了堵。

解决了眼前的敌人,刘备总算松了口气。但好景不长,曹操在官渡前线顶住了袁绍的压力后,立刻腾出手来,准备彻底解决刘备这个后顾之忧!

这一次,曹操派出了真正的狠角色!他命夏侯惇、夏侯渊、吕虔、李典四员大将,领兵五万为先锋,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随后跟进!目标直指小沛!誓要一举踏平刘备!

刘备得知消息,知道小沛肯定守不住了。他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孙乾建议:“小沛城小兵少,难以抵挡曹操大军。不如放弃小沛,去投奔河北袁绍!袁绍兵多将广,又是曹操死敌,必能容我们。”

刘备想了想,虽然觉得袁绍这人未必靠得住,但眼下走投无路,也只能如此了。他决定放弃小沛,带上家眷和所有兵马,去投奔袁绍。他让关羽保护家小先行一步,自己和张飞断后。

刘备、张飞带着断后部队刚出小沛北门,就听见后面喊杀声震天!曹军先锋夏侯惇已经追来了!刘备不敢恋战,和张飞带着兵拼命往北跑。

跑着跑着,前面又杀出一彪人马!正是曹操的另一路大将——乐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刘备和张飞被冲散了!

刘备身边只剩下几十个亲兵,慌不择路,在乱军中冲杀。幸好他骑的的卢马是一匹宝马,关键时刻跃过一条溪涧,甩开了追兵。刘备单人独骑,狼狈不堪地往青州方向逃窜(青州当时是袁绍长子袁谭的地盘)。

张飞呢?他和大哥失散后,带着几十个残兵,也杀出了重围。他听说刘备可能往北跑了,也一路向北寻找。走到芒砀山(今河南永城东北)附近,人困马乏,就在山里找了个古城(废弃的县城)暂时落脚。张飞赶走了城里的县官,占了城池,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准备等打听到大哥刘备的下落,再去找他。

**那么刘备跑哪儿去了呢?**他单人匹马逃到青州地界,遇到了袁绍的长子袁谭。袁谭早就听说过刘备的名声,又知道他是汉室宗亲,对他很客气。袁谭派人护送刘备到冀州邺城(袁绍的大本营)去见袁绍。

袁绍听说刘备来投,非常高兴!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给足了刘备面子。袁绍拉着刘备的手说:“玄德公!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幸甚幸甚!曹操专权,欺君罔上,我正欲起兵讨伐!玄德公来助我,真乃天助我也!”他立刻任命刘备为豫州牧(虽然豫州在曹操手里,就是个空头衔),拨给他人马粮草,让他在冀州安顿下来。

刘备暂时在袁绍这里安了家。但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失散的两位兄弟关羽、张飞,还有被曹操俘虏的两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他派人四处打听,却杳无音信。

**那么关羽呢?**他保护着刘备的家小,按照原计划去投奔袁绍。结果半路上听说刘备兵败,小沛失守,刘备和张飞不知去向。更麻烦的是,他保护着两位嫂嫂(甘夫人、糜夫人),目标太大,行动不便。很快就被曹操的大将围困在一座土山上。为了保护嫂嫂的安全,关羽迫不得已,与曹操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曹;确保嫂嫂安全;一旦知道刘备下落立刻去寻找)后,暂时归顺了曹操。这就是著名的“土山约三事”。

张飞在古城,刘备在袁绍处,关羽在曹操处。兄弟三人天各一方,命运再次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道路。刘备在袁绍这里,又将经历什么?何时才能兄弟团聚?

---

(第二十四回终)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