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单骑寻兄难
第25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单骑寻兄难
书接上回。话说咱们的关二爷,为了保护大哥刘备的两位夫人(甘夫人、糜夫人),迫不得已,在土山上跟曹操的代表张辽张文远,谈妥了三个条件(这就是著名的“土山约三事”):
1.我关羽降的是**汉帝**,可不是你曹操!(降汉不降曹)
2.必须保证我**两位嫂嫂**(甘、糜夫人)的绝对安全,好吃好喝好招待,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3.一旦打听到我**大哥刘备**的下落,不管天涯海角,我立刻拍马就走!谁也别拦着!
张辽把这三个条件带回给曹操。曹操一听,心里那个腻歪啊!第一条“降汉不降曹”还行,反正现在朝廷我说了算,名义上降汉就是降我。第二条保护他嫂子,也没问题,好吃好喝供着呗,就当养俩闲人。最头疼就是第三条!这关羽的心压根没在我这儿,纯粹是拿我这当临时避难所啊!养不熟的白眼狼!
曹操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架不住关羽这人才太稀罕了!武艺超群,义薄云天,简直就是活招牌!他琢磨着:先把人弄过来再说,凭我曹操的手段,天天好吃好喝供着,美女金银赏着,嘘寒问暖关怀着,还怕感化不了你关羽?石头也能捂热乎吧?
于是曹操咬咬牙,答应了!张辽赶紧屁颠屁颠地跑回土山报喜:“云长兄!恭喜恭喜!丞相全答应了!您看,是不是可以下山了?”
关羽还有点不放心:“虽然曹公答应了,但我得先回去禀报两位嫂嫂。如果嫂嫂同意,我立刻放下武器下山。烦请文远兄先回城,我随后就到。”
张辽一走,关羽立刻带着那几十个残兵败将,护着马车,回到下邳城(之前他守的地方)。进城一看,好家伙,老百姓一个没跑,都安安稳稳的。曹操的军令早就传下来了:敢骚扰百姓者,杀无赦!关羽心里稍微踏实了点,看来曹操这人,在军纪上还是靠谱的。
关羽赶紧去拜见两位嫂嫂。甘夫人和糜夫人这一路上担惊受怕,看到关羽安然无恙,激动得直掉眼泪。关羽把土山约三事,特别是曹操答应了保护她们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甘夫人问:“叔叔(古代叔嫂之间这么称呼)此去,不会变卦吧?”
关羽一听,立刻“唰啦”一声拔出佩剑,对着灯火就起誓:“皇天后土在上!我关羽若生二心,天人共戮!”(意思就是天打五雷轰!)这把两位夫人感动得不行。
第二天,关羽收拾妥当,准备只身去许都见曹操。他把自己那颗“汉寿亭侯”的大印(刘备表奏朝廷封的)高高挂在大堂上,又把曹操之前赏赐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一样不少,整整齐齐封存好。然后只带了十几个贴身心腹老兵,护着两位嫂嫂的马车,出城去了。
曹操这边早就盼着呢!听说关羽来了,亲自带着一大帮文武官员出城迎接!那场面,比迎接皇帝还热闹!曹操远远看到关羽,那叫一个热情洋溢,滚鞍下马就迎了上去:“哎呀!云长!你可算来了!想死我了!”(这演技,绝了!)
关羽也在马上躬身行礼:“败军之将,承蒙丞相不杀之恩,感激不尽!”
曹操赶紧摆手:“云长说哪里话!我素知云长忠义,今日得见,足慰平生啊!”他亲热地拉着关羽的手,一同入城。到了相府,大摆宴席,曹操让关羽坐了上座,自己作陪,其他谋士武将分列两边。那真是给足了面子!
席间,曹操又拿出那套笼络人心的手段:“云长啊,我看你气色不太好,肯定是鞍马劳顿,思念故主。这样,我送你一处大宅子!仆役丫鬟都配齐了!你先把嫂夫人安顿好,好好休息休息!”
第二天,曹操又设宴款待。喝完酒出来,曹操一看关羽身上那件旧绿锦袍(刘备送的)都磨破边了,立刻命人:“快!取最好的蜀锦来!给云长做几身新战袍!”
关羽接过新战袍,当场就把外衣脱了,把新袍子穿在**里面**,外面依旧罩着那件旧绿袍。
曹操一看,有点懵:“云长啊,你这…也太节俭了吧?新袍子为啥不穿外面?”
关羽正色道:“不是节俭。这旧袍,是我大哥刘皇叔所赐。穿着它,就如同见兄长面。丞相所赐新袍,固然华美,但不敢因新而忘旧啊!”
曹操听了,脸上笑嘻嘻,心里MMP:“好你个关羽!时刻不忘刘备啊!”但嘴上还得夸:“哎呀!真乃义士也!佩服佩服!”
过了几天,曹操又请关羽吃饭。吃着吃着,曹操发现关羽有点心不在焉,还时不时用手捋他那把漂亮的大胡子(美髯公嘛)。曹操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散席之后,他立刻命人取来一幅上好的纱锦,给关羽做了个**护髯囊**!就是专门用来保护他那宝贝胡子的套子!第二天就送给关羽。关羽还挺高兴,觉得曹操挺细心,道了谢就收下了。
曹操看关羽收了护髯囊,心里美滋滋:小样,我就不信捂不热你!他又问谋士们:“云长待我,礼数不缺,但总觉得隔着一层。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他真心归顺?”
张辽自告奋勇:“丞相放心!我跟云长熟,我去探探口风!”
张辽找了个机会,去关羽府上串门。两人聊着聊着,张辽就假装不经意地问:“云长兄啊,小弟在丞相面前,可是极力推荐你的大才啊!丞相待你,那真是没得说,比亲儿子还亲!你…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怎么报答丞相的厚恩啊?”
关羽一听,脸色就严肃了:“丞相待我,恩情深厚,我自然知道。但是!我关羽深受刘皇叔厚恩,早已发誓同生共死!这份情义,天地可鉴!我绝不会背叛!虽然我暂时留在这里,但等我找到兄长下落,必定立刻辞别丞相,前去相会!至于报答丞相的恩情…”关羽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我必立下大功,报答之后才会离开!**”
张辽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好嘛!还是要走!还想着立功报恩再走!他赶紧追问:“那…如果刘玄德已经…已经不在人世了呢?或者…隐姓埋名,再也找不到了呢?”
关羽目光炯炯:“那我也绝不会侍奉二主!我将**寻遍天涯海角,直到找到为止!若真找不到…那我宁愿追随兄长于地下!**”
张辽听完,彻底没辙了。他回去把关羽的原话一五一十告诉了曹操。曹操听完,长叹一声:“唉!事主不忘其本,真乃天下义士也!罢了罢了,先这么着吧。”
谋士荀彧在旁边提醒:“丞相,关羽说立功报恩才走。那我们就不给他立功的机会!把他当个吉祥物供起来,好吃好喝养着,让他没机会立功,他不就走不了了吗?”
曹操一拍大腿:“对!文若(荀彧字)高见!就这么办!”
于是,曹操好吃好喝供着关羽和两位嫂嫂,金银美女(关羽全给嫂嫂当丫鬟了)源源不断,但就是不给关羽派任何军事任务,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们把镜头从许都转向河北。话说刘备在袁绍那儿,日子过得也不舒坦。袁绍虽然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封了个“豫州牧”(空头支票),但手下那帮谋士,像郭图、审配这些人,看刘备很不顺眼,总觉得他是个“丧门星”,走到哪儿败到哪儿,还总爱哭穷要兵要粮。
刘备心里更苦!一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二是天天惦记着失散的两位兄弟关羽、张飞,还有落在曹操手里的两位夫人,音讯全无;三是袁绍这人,优柔寡断,手下谋士互相倾轧,看着就不靠谱。他天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袁绍看他这样,也有点烦:“玄德公啊,你整天愁眉苦脸的,是不是怪我招待不周啊?”
刘备赶紧解释:“明公(对袁绍的尊称)待我恩重如山,岂敢抱怨!只是…我二弟云长、三弟翼德,还有家眷,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备心如刀绞啊!”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刘备的哭功,名不虚传)。
袁绍看他哭得情真意切,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安慰几句。
这天,袁绍召集文武议事。正商量着怎么对付曹操呢,探马来报:曹操派大将刘岱、王忠(就是上次被刘备抓住又放回去的那俩)领兵五万,打着“丞相”旗号,来犯我境,已到黎阳(黄河渡口,重要前线)附近!
袁绍一听就火了:“曹操欺人太甚!我刚想打他,他倒先打上门来了!谁愿领兵前去破敌?”
他话音刚落,刘备“噌”地就站起来了:“明公!备愿往!”刘备心里想:机会来了!我得抓住机会带兵出去!一来可以立功,在袁绍这站稳脚跟;二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机打听两位兄弟和家眷的消息!
袁绍一看刘备主动请缨,挺高兴:“好!玄德公愿往,定能马到成功!”他立刻拨给刘备三万人马,又派大将朱灵为副将,一同前往黎阳。
谋士沮授(袁绍手下难得的明白人)赶紧劝阻:“主公不可!刘备此去,如同纵虎归山!他绝不会再回来了!”
袁绍不以为然:“玄德公是忠义之人,岂会如此?况且我待他不薄!”他还是坚持让刘备去了。
刘备带着兵马,星夜兼程赶到黎阳。对面刘岱、王忠一看,好家伙!是刘备!想起上次被生擒活捉的“美好”回忆,腿肚子都转筋了!哪还敢打?象征性地放了几箭,就缩在营里死活不出来了。
刘备也没真打算打,就在黎阳城外扎营,按兵不动。他派心腹简雍悄悄潜入许都,打探关羽和两位夫人的消息(简雍这人长得比较路人,容易混进去)。
没过多久,曹操在官渡前线顶住了袁绍的试探性进攻,觉得后方暂时安稳了,就准备解决刘备这个隐患。他亲率大军,以夏侯惇、夏侯渊、吕虔、李典为先锋,浩浩荡荡杀奔刘备驻守的小沛!
刘备在黎阳听到消息,脑袋“嗡”的一声!小沛是他最后的据点,也是两位夫人所在!他心急如焚,立刻去找袁绍:“明公!曹操大军进攻小沛!小沛若失,唇亡齿寒啊!请明公速发大军救援!”
袁绍还没说话呢,他那宝贝小儿子袁尚(长得帅,袁绍特喜欢)突然病了,在床上哼哼唧唧。袁绍心疼得不行,哪还有心思管打仗?他摆摆手:“玄德啊,你看我这小儿子病成这样,我心乱如麻,哪有心思议兵?改日再说吧!”
刘备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都什么时候了?火烧眉毛了!你还顾着你儿子感冒?!但他人在屋檐下,只能苦苦哀求:“明公!此乃生死存亡之秋啊!战机稍纵即逝!”
袁绍一脸不耐烦:“哎呀!我心中恍惚,恐有差池。你且退下,改日再议!”直接把刘备轰出来了。
刘备站在袁绍府门外,看着阴沉沉的天空,真是欲哭无泪!他仰天长叹:“苍天啊!想不到我刘备奔波半生,竟落到这步田地!上不能报国,下不能保家!连兄弟妻子都护不住!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着说着,悲从中来,拔出宝剑就要抹脖子!(刘备的招牌动作之一)
旁边跟着的简雍赶紧扑上去抱住:“主公!使不得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刘备泪流满面:“可是…小沛危在旦夕!云长、翼德下落不明!两位夫人…我…我对不起他们啊!”
简雍脑子转得快:“主公!既然袁绍不肯发兵,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咱们自己带兵回去救小沛!”
刘备一愣:“可…可这是袁绍的兵啊!他要是怪罪下来…”
简雍急道:“顾不了那么多了!先救了小沛和夫人再说!事不宜迟!”
刘备一咬牙:“好!就这么办!”他立刻回到自己营中,召集部将(主要是朱灵和那三万袁军),宣布:“我刚接到密报,曹操分兵去偷袭邺城了!情况紧急!我奉命带兵火速回援!朱灵将军,你带本部人马继续守黎阳!”他也不管朱灵信不信,带着自己本部那点人马(大概几千人),连夜拔营,离开黎阳,拼命往小沛方向赶!
朱灵看着刘备远去的烟尘,一脸懵逼:曹操偷袭邺城?没听说啊?这刘备搞什么鬼?但他也不敢擅自做主去追,只好派人快马加鞭去报告袁绍。
刘备带着几千人,日夜兼程往回赶。可惜还是晚了一步!等他紧赶慢赶跑到小沛城外,看到的景象让他心都碎了!
小沛城头,已经插满了“曹”字大旗!城下尸横遍野,烟火弥漫!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的战斗!
原来曹操大军一到,刘备留守的将领根本抵挡不住。夏侯惇、夏侯渊勇猛无比,很快就攻破了城池。刘备的两位夫人甘氏、糜氏,在乱军之中,被曹操的士兵发现。曹操早就下令要保护她们,所以士兵们也没敢为难,把她们押送到了曹操的大营。
曹操听说抓住了刘备的夫人,还挺高兴,亲自接见安抚,好吃好喝供着,就等着以后当筹码用呢。
刘备看到城池已破,夫人被俘,真是五内俱焚!他带着这点残兵,也不敢去攻城,只能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城外乱转。结果迎面撞上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惇!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刘备也豁出去了,拍马舞剑就冲了上去!夏侯惇挺枪相迎。两人大战了十几个回合。刘备那点武艺,欺负欺负小兵还行,哪是夏侯惇的对手?渐渐不支。
就在这危急关头,旁边突然杀出一支人马!为首两员大将,正是张辽张文远和许褚许仲康!原来曹操怕夏侯惇有失,派他俩来接应!
刘备一看,我的妈呀!一个夏侯惇就够呛了,又来了俩更猛的!这还怎么打?他虚晃一剑,掉头就跑!
张辽、许褚、夏侯惇三员大将,带着大队曹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刘备身边那点兵,死的死,逃的逃,很快就剩他一个光杆司令了!他慌不择路,打马狂奔,专挑荒山野岭、小路岔道跑。
跑了一天一夜,人困马乏,后面追兵的声音总算听不见了。刘备勒住马,环顾四周,一片荒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想自己奋斗半生,如今又成了孤家寡人,兄弟离散,妻子被俘,寄人篱下还被赶出来…越想越伤心,忍不住放声大哭!(刘备的哭功再次上线)
正哭着,突然听见远处有马蹄声!刘备吓得魂飞魄散:追兵又来了?他赶紧擦干眼泪,握紧宝剑,准备拼命。
只见尘土飞扬处,跑来一队人马,大概几百人。领头一员将领,远远看见刘备,滚鞍下马,拜倒在地:“主公!您让末将好找啊!”
刘备定睛一看,哎呀!这不是**糜竺**吗?!糜竺是刘备的老部下,也是糜夫人的哥哥!徐州富商出身,对刘备忠心耿耿。
刘备又惊又喜:“子仲(糜竺字)!你怎么在这里?”
糜竺说:“小沛城破,我拼死杀出重围,四处寻找主公!天可怜见,终于在此相遇!”原来糜竺带着一些家兵逃了出来,一直在附近寻找刘备。
刘备看到老部下,心里总算有了点底。他问:“可知两位夫人下落?”
糜竺神色黯然:“听说…被曹操大军俘获,但曹操下令保护,暂无性命之忧。”
刘备稍微松了口气。又问:“可知云长、翼德消息?”
糜竺摇摇头:“关将军、张将军皆不知所踪。”
刘备叹了口气,知道急也没用。他和糜竺合兵一处,大概有一千来人。下一步去哪儿?回袁绍那儿?肯定不行了,自己私自跑出来,袁绍肯定翻脸了。想来想去,天下之大,似乎只有一个人能投奔了——荆州刘表!刘表也是汉室宗亲,占据荆州,兵精粮足,而且跟曹操关系不好。
打定主意,刘备带着糜竺和这一千来人,绕开曹操的地盘,往荆州方向去了。后来果然被刘表收留,驻守在新野小城,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镜头转回许都。**咱们的关二爷,在曹操这儿当“吉祥物”,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又憋屈。滋润是曹操好吃好喝供着,金银珠宝送着(关羽都存库房了)。憋屈是天天无所事事,打听不到大哥的消息,看着两位嫂嫂郁郁寡欢,心里跟猫抓似的。
这天,关羽正在府中闷坐,忽然有军士来报:“关将军!丞相请您去城外狩猎!”
关羽心想:打猎?也好,出去透透气。他穿戴整齐,骑上曹操送他的黄骠马(不是赤兔),出城去了。
到了猎场,曹操和一群文武官员早就到了。大家张弓搭箭,追逐猎物,玩得不亦乐乎。关羽没啥兴趣,只是骑着马跟着。
忽然,一只大鹿被众人围追堵截,慌不择路,朝着关羽这边狂奔过来!众人齐声高呼:“云长!快射!快射!”
关羽下意识地摘下宝雕弓,抽出金鈚箭(曹操送的顶级装备),拉满弓弦,“嗖”的一箭射去!正中鹿心!那鹿应声倒地!
“好箭法!”“云长神射!”众人一片喝彩!
曹操也拍手叫好。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人,快马冲到死鹿跟前,一把拔下关羽射的那支金鈚箭,高高举起,对着众人大喊:“丞相洪福!此鹿乃丞相所射!”这人是谁?正是曹操的心腹,为人机敏(或者说马屁精)的**徐晃**!
众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纷纷附和:“对对对!是丞相神射!丞相神射!”
曹操哈哈大笑,得意地捋着胡子,坦然接受了这份“功劳”。
关羽在一旁看着,面无表情,心里却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明明是老子射的!你们这马屁拍得也太不要脸了!他默默地把弓挂回马鞍,一言不发。
狩猎结束,大家兴高采烈地回城。路过一处府邸,门口张灯结彩,正在办喜事。曹操勒马问:“这是谁家?如此热闹?”
左右回答:“回丞相,是您新纳的杜夫人府上,今日乔迁之喜。”这杜夫人是谁?就是吕布手下秦宜禄的老婆,吕布败亡后,被曹操看中,收为小妾了。
曹操一听,来了兴致:“哦?走!进去看看!”他带着一群人,也不通报,直接就闯了进去。
杜夫人听说曹操来了,赶紧带着儿子(秦宜禄的儿子,叫秦朗)出来迎接。曹操看着杜夫人貌美如花,再看看旁边怯生生的秦朗,哈哈大笑,拉着秦朗的手问长问短,显得十分亲热(曹操有个癖好,喜欢收养别人的儿子和老婆)。
关羽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更加鄙夷:哼!夺人妻子,还在此炫耀!无耻之尤!
回到自己府中,关羽越想越气闷。白天打猎被抢功,曹操又当众炫耀夺人妻室,让他对曹操的为人更加不齿。他更加思念大哥刘备那光明磊落的为人。
**又过了些日子。**这天,曹操在府中大宴宾客,关羽也被请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发现关羽闷闷不乐,捋着胡子长吁短叹。
曹操就问:“云长啊,为何长叹?有何心事?”
关羽放下酒杯,一脸愁容:“唉!备(关羽自称)在此,二位嫂嫂也在此。可是…我大哥刘皇叔,至今杳无音信!备每每想起,心如刀割,寝食难安啊!”
曹操赶紧安慰:“云长勿忧!我已派人四处打探玄德公下落,一有消息,立刻告知!”
正说着,突然一个侍卫急匆匆跑进来,在曹操耳边低语了几句。曹操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正常,笑道:“哈哈,无事无事,云长,来来来,喝酒喝酒!”他故意岔开话题。
关羽看在眼里,心里疑窦顿生:肯定有事瞒着我!
酒席散后,关羽回到府中,立刻叫来心腹老兵:“你们几个,拿些银钱,去丞相府门房、厨房、马夫那里打听打听,今天酒席上,侍卫到底跟丞相说了什么?务必打听清楚!”
老兵们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就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人!谁?正是刘备派来打探消息的**简雍**!
原来简雍潜入许都后,一直找不到机会接近关羽府邸(曹操派人盯着呢)。今天他打听到曹操宴请关羽,就冒险在相府附近转悠。正好关羽的心腹老兵出来打听消息,被简雍认出来了!他赶紧上前表明身份,被老兵们悄悄带回了关府!
关羽见到简雍,真是又惊又喜!一把抓住他的手:“宪和(简雍字)!你怎么来了?我大哥呢?他现在何处?”
简雍赶紧把刘备如何从袁绍处跑出来,如何想去救小沛未遂,如何被曹操打败,如何投奔了荆州刘表,现在驻守在新野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关羽听完,悲喜交加!悲的是大哥又遭大难,喜的是总算有了确切下落!他立刻对简雍说:“宪和!辛苦你了!你立刻回去禀报大哥,就说关羽在此,一切安好!两位嫂嫂也平安!我这就收拾行装,不日便护送嫂嫂,前往新野与大哥相会!”
简雍担心:“可是…曹操能放你走吗?”
关羽眼神坚定:“我当日有言在先!得知大哥下落,必当辞去!曹操若不放,我便杀出重围!”
送走简雍,关羽立刻去见两位嫂嫂,把刘备的消息告诉了她们。两位夫人一听丈夫还活着,还在荆州安身,激动得泪流满面。
关羽说:“嫂嫂放心!我这就去向曹操辞行!明日便护送嫂嫂启程,前往新野寻兄!”
第二天一大早,关羽穿戴整齐,骑上马,直奔相府。曹操听说关羽来了,心里就“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他强装镇定,请关羽进来。
关羽见了曹操,深深一揖:“丞相!关某特来辞行!”
曹操虽然早有预料,但真听到这句话,还是觉得脑瓜子“嗡”的一声!他赶紧装傻:“云长何出此言?你要去哪里啊?”
关羽正色道:“当日土山相约,丞相亲口答应:一旦得知我兄长下落,无论千里万里,关某即刻便行!如今我已探知兄长在河北袁绍军中(关羽当时只知道刘备在袁绍处,还不知道刘备已投刘表,简雍的消息还没完全同步),不敢耽搁!特来拜辞!昔日恩情,关某铭记于心,容当后报!”
曹操心里那个气啊!袁绍?又是袁绍!他脸上还得堆笑:“哎呀!云长误会了!我是答应过你!但…玄德公在袁绍处,是否属实,还需查证啊!万一是谣言呢?云长切莫心急,待我查实了,再走不迟!”
关羽态度坚决:“兄长消息,千真万确!关某去意已决,望丞相勿忘前言!告辞!”说完,又是一揖,转身就走!根本不给曹操再挽留的机会。
曹操看着关羽决绝的背影,气得脸都绿了!谋士们赶紧围上来。
程昱说:“丞相!不能放他走啊!此人武艺超群,又对刘备死心塌地!放他回去,如同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郭嘉也说:“是啊丞相!他走就走,还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这筹码也没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曹操沉默不语,脸色阴晴不定。他舍不得杀关羽,可又实在不甘心放他走。最后他长叹一声:“唉!我当初既然答应了,如今若失信杀他,天下人岂不笑我曹操无信?罢了!让他走!不过…”曹操眼珠一转,“我送他点‘礼物’,让他走得不那么痛快!”
曹操立刻传令:
1.所有城门紧闭!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放关羽出城!(先关起来)
2.命大将蔡阳(演义原创人物,曹操的外甥,猛将)带兵三千,埋伏在关羽去河北的必经之路——黄河渡口!等关羽到了,给我…**客客气气地请回来!**(意思就是能劝回来最好,劝不回来就…哼哼!)
曹操这边打着小算盘,关羽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他回到府中,立刻命令:
1.所有曹操赏赐的金银财宝、美女仆人,一律封存!原封不动!只带上自己的随身衣物和兵器。
2.把汉寿亭侯的大印,用布包好,挂在大堂正梁上!(挂印封金!)
3.备好车马!护送两位嫂嫂启程!
一切准备停当,关羽提青龙刀,骑上黄骠马,带着原来那二十来个老兵(都是忠心耿耿的),护着两位嫂嫂的马车,浩浩荡荡…哦不,是小心翼翼地向许都北门进发。
到了北门,守将正是**孔秀**。孔秀一看是关羽,赶紧拦住:“关将军留步!丞相有令,没有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关羽在马上抱拳:“孔将军,关某有急事出城,来不及请丞相手令了。烦请行个方便。”
孔秀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丞相军令如山!没有手令,末将不敢放行!”
关羽脸色一沉:“你当真不放?”
孔秀也挺硬气:“没有丞相手令,就是不放!”
关羽大怒:“挡我者死!”拍马舞刀就冲了过去!孔秀哪是关羽的对手?一个照面,就被关羽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第一关:东岭关,斩孔秀!)
守门士兵一看主将死了,吓得一哄而散。关羽护着车仗,冲出许都北门,马不停蹄,直奔洛阳方向(去河北要经过洛阳)。
没走多远,前面又到了洛阳地界。洛阳太守是**韩福**。他早就接到曹操密令,要阻拦关羽。韩福召集手下商议。牙将(副将)**孟坦**说:“关羽勇猛,不可力敌。不如我们诈败诱敌,把他引进城门洞,然后乱箭射死!”
韩福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他和孟坦带兵出城,拦住关羽去路。
韩福假惺惺地问:“关将军何往?”
关羽:“去河北寻兄!”
韩福:“可有丞相文凭(通行证)?”
关羽:“事急不曾讨得。”
韩福脸色一变:“既无文凭,便是私逃!给我拿下!”
孟坦拍马舞刀冲上来。关羽挥刀相迎。战了不到三个回合,孟坦假装不敌,拨马就跑。关羽拍马就追!眼看就要追进城门洞了!
突然!城头上韩福一声令下:“放箭!”顿时箭如雨下!同时,前面逃跑的孟坦也突然回马,挺枪刺向关羽!
好个关云长!临危不乱!他赤兔马快(咦?等等,这时候赤兔马还没出场呢?原著这里是逻辑漏洞,关羽此时骑的还不是赤兔。我们按原著写),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向前一窜,躲过了孟坦的回马枪!同时,关羽挥动青龙刀,舞得密不透风,将射来的箭矢纷纷打落!然后反手一刀,将孟坦劈成两半!(第二关:洛阳,斩孟坦!)
城上韩福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张弓搭箭,想射关羽。关羽眼疾手快,比他更快!拈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去!正中韩福面门!韩福惨叫一声,栽下城头!(第三关:洛阳,射杀韩福!)
关羽解决了守将,士兵们哪还敢拦?他护着车仗,顺利通过洛阳,继续北行。
下一站是汜水关(又名虎牢关)。守将是**卞喜**。这家伙是个笑面虎,表面信佛,其实心狠手辣。他早就设下毒计,在关前镇国寺埋伏了二百刀斧手,准备在宴会上摔杯为号,干掉关羽。
卞喜亲自出关迎接关羽,笑容满面:“哎呀!久仰关将军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将军一路辛苦,请到镇国寺歇息片刻,喝杯素酒如何?”
关羽艺高人胆大,也不推辞:“好!有劳卞将军带路。”他让老兵们护着车仗在寺外等候,自己提着刀跟着卞喜进了寺院。
卞喜把关羽请到大殿,果然摆下素宴。两人刚坐下,关羽突然发现大殿两边的屏风后面,人影晃动,还隐约有兵器碰撞的声音!他立刻警觉起来!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和尚,法号**普净**,是镇国寺的住持。普净是关羽的老乡(河东解良人),早就听说过关羽的威名。他看卞喜不怀好意,想提醒关羽。普净走到关羽面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将军别来无恙?”
关羽一愣:“大师认得关某?”
普净用眼神示意屏风后面,压低声音:“贫僧与将军同乡,此地非讲话之所,请随贫僧到方丈吃茶。”
卞喜一看普净要坏事,赶紧呵斥:“普净!我与将军叙话,休得无礼!还不退下!”
普净无奈,只好退下。但他走过关羽身边时,用眼神使劲瞟了一下关羽手中的刀,又瞟了一眼屏风。
关羽心领神会!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卞喜的手腕,厉声喝道:“卞喜!你请我赴宴,是好意?还是歹意?!”
卞喜吓得脸色发白,强装镇定:“将军…将军何出此言?我…我是一片好意啊!”
关羽冷笑:“好意?那屏风后面埋伏的刀斧手,也是好意吗?!”
卞喜一看事情败露,猛地挣脱关羽的手,大叫一声:“左右!动手!”
屏风后的刀斧手呼啦一下全冲了出来!关羽早有准备,手中青龙刀如狂风扫落叶!“咔嚓!咔嚓!”瞬间砍翻好几个!
卞喜见势不妙,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解下身上的流星锤(他的兵器),想暗算关羽。关羽岂能给他机会?一个箭步追上去,手起刀落!卞喜人头落地!(第四关:汜水关,斩卞喜!)
关羽杀了卞喜,冲出寺院。埋伏在寺外的曹兵见主将已死,一哄而散。关羽护着车仗,顺利通过汜水关。
下一关是荥阳。太守**王植**,和韩福是亲家。听说韩福被关羽杀了,气得咬牙切齿,发誓要给亲家报仇。他也设下毒计,假意热情接待关羽,安排他们在馆驿休息,暗中却命令部将**胡班**:“今夜三更,带一千人,放火烧馆驿!把关羽和他嫂子,统统烧死!”
胡班领命,心里却有点嘀咕:早就听说关云长义薄云天,今天正好借机看看他长啥样。他悄悄来到馆驿窗外,舔破窗纸往里看。
只见关羽坐在灯下,左手捋着长髯,右手拿着《春秋》,正看得入神。烛光映照下,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气度非凡,不怒自威!胡班看得呆了,忍不住脱口而出:“真天人也!”
关羽听到动静,喝问:“窗外何人?”
胡班知道藏不住了,推门进去,跪倒在地:“荥阳太守部下胡班,拜见关将军!”
关羽问:“你可是王植派来杀我的?”
胡班连忙摇头:“非也非也!末将久仰将军大名,特来拜见!将军快走!王植要害你!他已命我三更时放火烧馆驿!”
关羽大吃一惊:“竟有此事!多谢胡将军相告!”他立刻叫醒两位嫂嫂和老兵,收拾行装,护着车仗连夜出城。
刚走出没多远,就听见后面荥阳城中火光冲天,杀声四起!王植发现关羽跑了,带着兵马追了上来!
关羽让老兵护着车仗先走,自己断后。王植拍马挺枪杀到:“关羽休走!还我亲家命来!”
关羽大怒:“奸贼!暗施诡计害我!饶你不得!”拍马舞刀迎战。王植哪是关羽的对手?战不三合,被关羽一刀砍死!(第五关:荥阳,斩王植!)胡班也趁乱投奔关羽去了(关羽让他护送家眷先走)。
过了荥阳,前面就是黄河渡口——滑州地界了。这是最后一道关卡!守将是**刘延**。刘延这人比较怂,听说关羽连闯四关,斩了那么多大将,吓得腿都软了。他亲自出迎,对关羽说:“关将军,末将不敢阻拦。只是…这渡口船只,都被夏侯惇将军调走了,实在没有船渡河啊!将军稍待,容末将想想办法?”
关羽心急如焚,哪有时间等?他护着车仗来到黄河边,果然一艘船都没有!正着急呢,只见上游芦苇丛中,摇出十几条小船!为首船头站着一员大将,正是**夏侯惇**!他奉曹操之命,带着蔡阳,在此等候多时了!
夏侯惇横枪立马(在岸上),大喝道:“关羽!你一路闯关斩将,杀害朝廷命官!丞相待你不薄,你竟敢私逃!快快下马受缚!”
关羽抱拳:“元让(夏侯惇字)将军!关某此行,只为寻兄!并非反叛!丞相已应允我离去!请将军放行!”
夏侯惇冷笑:“休得狡辩!丞相有令,拿你回去!看枪!”拍马挺枪就刺!
关羽无奈,只得挥刀相迎。两人刀来枪往,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正打得难解难分,忽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使者高举令旗:“丞相有令!各处关隘,放关将军通行!不得阻拦!”
夏侯惇一愣,勒住马:“丞相真放他走?”
使者拿出曹操手令:“丞相敬重关将军忠义,特命放行!请夏侯将军让路!”
夏侯惇虽然不甘心,但曹操军令不敢违抗,只好悻悻地收起长枪,让开了道路。
关羽松了口气,对使者抱拳:“多谢!”他赶紧招呼老兵们寻找渡船。这时,只见下游划来一条大船。船头站着一个虬髯大汉,高声喊道:“关将军!快上船!我来助你渡河!”
关羽一看,不认识啊!但情况紧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护着两位嫂嫂的马车上了船。那大汉指挥水手,奋力划桨,大船稳稳地向对岸驶去。
船到河心,关羽问那大汉:“壮士何人?为何冒险相助?”
大汉抱拳:“在下姓**郭名常**,久仰关将军忠义之名!特来相助!将军不必多疑!”
关羽感激不尽。船到对岸(河北地界),郭常告辞离去。关羽正要护送车仗赶路,忽然听见后面河对岸杀声震天!回头一看,只见一员曹将带着大队人马追到河边,对着河面破口大骂:“关羽休走!还我外甥命来!”
这人是谁?正是曹操派来埋伏在渡口的**蔡阳**!他外甥秦琪,是前面关羽在黄河渡口(还没过河时)遇到的一个守将。秦琪不知死活,非要拦关羽,被关羽一刀给宰了(第六关:黄河渡口,斩秦琪!)。蔡阳这是来报仇了!
关羽在河北岸,蔡阳在南岸,隔着滔滔黄河,也只能骂骂咧咧干瞪眼。关羽不再理会,护着车仗,踏上了河北的土地。
**那么,关羽要去河北找刘备,能找到吗?**他一路打听,才知道刘备早就不在袁绍那儿了,已经南下投奔了荆州刘表。关羽只好调转方向,往南走。这一路护送两位嫂嫂,既要躲避可能的追兵,又要解决粮草问题,走得相当缓慢。
这天,走到一个地方,叫卧牛山。突然,山中冲出一伙强人!为首一个黑脸大汉,手持长枪,拦住去路:“呔!留下车马钱财!饶尔等不死!”
关羽一看,乐了。为啥?因为这黑脸大汉不是别人,正是他失散多时的好兄弟——**周仓**!周仓以前是黄巾军将领,后来仰慕关羽,一直想投奔他,在卧牛山落草就是为了等关羽!
周仓也认出了关羽,激动得滚鞍下马,跪倒在地:“关将军!周仓找得您好苦啊!请收下周仓吧!我愿为将军牵马坠镫,执鞭随镫!”
关羽大喜,赶紧扶起周仓:“好好好!周仓兄弟请起!以后就跟着关某吧!”周仓手下那几百喽啰,自然也归顺了关羽,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不少。
有了周仓这支生力军,关羽底气足多了。一行人继续南行。又走了些日子,路过一座古城(废弃的县城)。只见城门紧闭,城头上旌旗招展,似乎有人马驻扎。
关羽派周仓前去打探。周仓跑到城下大喊:“喂!城里的人听着!快开门!迎接关将军!”
话音未落,城门“吱呀”一声开了!一队人马冲了出来!为首一员大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手持丈八蛇矛,不是**张飞张翼德**又是谁?!
原来张飞和大哥刘备失散后,带着几十个残兵跑到这芒砀山,占了这座古城落脚。他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一边打探大哥和二哥的消息。今天听说有“关将军”来了,他还以为是曹操那边的什么关将军呢,气冲冲地就杀出来了!
张飞一看对面,果然是二哥关羽!但他不但不高兴,反而怒火中烧!他用蛇矛指着关羽大骂:“好你个关羽!背主求荣!投降曹操!贪图富贵!还有脸来见我?!你我兄弟之情,今日一刀两断!看矛!”说着,挺矛就刺!
关羽大吃一惊,慌忙用刀架住:“三弟!且慢动手!听我解释!”
张飞哪里肯听:“解释个屁!你穿着曹操送的新衣服(关羽里面确实穿着曹操送的锦袍),骑着高头大马(黄骠马),带着大队人马(周仓和喽啰们)!这不是降了曹操是什么?!休要骗我!拿命来!”又是一矛刺来!
关羽一边招架,一边急喊:“三弟!你误会了!我若负了大哥,天打雷劈!我此来,是护送两位嫂嫂寻兄啊!嫂嫂就在车中!你一问便知!”
正说着,后面车仗赶到。甘夫人听见外面吵闹,掀开车帘喊道:“三叔!为何喧哗?为何与你二叔厮杀?”
张飞一看真是嫂嫂,赶紧收住蛇矛:“嫂嫂!你且说!二哥是不是降了曹操?”
甘夫人说:“二叔并未负心!只因不知你等下落,暂栖曹操处以保我等周全。今知你大哥在汝南(甘夫人当时只知道刘备可能在汝南一带活动,消息滞后),故不避险阻,千里相送!一路过关斩将,杀了曹操六员大将!方才至此!你休要错怪了好人!”
张飞还是半信半疑:“嫂嫂休要被他蒙蔽!他定是曹操派来赚我们的!”他指着关羽身后那些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周仓部众,“你看!那些人马,分明是曹军!”
周仓一听不乐意了,跳出来大喊:“三将军!俺们不是曹兵!俺是卧牛山周仓!仰慕关将军忠义,特来投奔的!”
张飞眼一瞪:“你说是就是?有何凭证?”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烟尘滚滚!一彪人马打着“曹”字旗号,杀气腾腾追来!为首一将,正是来给外甥秦琪报仇的**蔡阳**!他打听到关羽过了河,一路追到了古城!
蔡阳远远看见关羽,破口大骂:“红脸贼!杀我外甥!今日定要取你狗命!给我杀!”
张飞一看,哟呵!真来了!他立刻对关羽说:“二哥!你若是真心!便去斩了此将!我便信你!”
关羽正憋着一肚子火呢!被三弟冤枉,又被蔡阳追杀!他二话不说,拍马舞刀,直取蔡阳:“老匹夫!找死!”
蔡阳也是报仇心切,挺枪迎战。两人刀枪并举,大战起来。蔡阳虽然勇猛,但哪是暴怒状态下的关羽的对手?战了不到十合,被关羽瞅准破绽,大喝一声,手起刀落!蔡阳人头滚落马下!(第七关:古城外,斩蔡阳!)
张飞在城头上看得清清楚楚!眼见关羽干净利落地斩了曹将,他这才确信二哥没有投降曹操!他赶紧打开城门,飞奔而出,冲到关羽马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关羽的大腿就嚎啕大哭:“二哥!是俺老张错怪你了!俺有眼无珠!你打我吧!骂我吧!”
关羽也是热泪盈眶,翻身下马,扶起张飞:“三弟!快起来!你我兄弟,何出此言!大哥呢?大哥何在?”
张飞抹着眼泪:“大哥…大哥听说在汝南刘辟、龚都那里落脚(消息滞后),俺这就派人去请!二哥快进城!嫂嫂们一路辛苦!”
兄弟二人冰释前嫌,携手入城。关羽终于把两位嫂嫂安全送到了张飞这里,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那么,刘备究竟在哪儿呢?**他带着糜竺、简雍等人,历尽艰辛,终于到了荆州,被刘表收留,驻扎在新野小城。他日夜思念两位兄弟和夫人,派人四处打听。
这天,刘备正在新野县衙处理公务,忽然守门军士连滚带爬跑进来:“报——!主公!主公!外面…外面…”
刘备皱眉:“何事惊慌?”
军士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是…是关将军!关将军来了!还…还有张将军!两位夫人也…也来了!”
刘备“噌”地站起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你说谁?!”
话音未落,只见关羽、张飞二人,一左一右,搀扶着甘夫人、糜夫人,大步走了进来!
“大哥!”
“大哥!”
“夫君!”
刘备看着眼前这朝思暮想的亲人兄弟,瞬间泪如泉涌!他踉跄着扑上去,兄弟三人紧紧抱在一起!甘夫人、糜夫人也在一旁喜极而泣!
自徐州失散,历经千难万险,饱尝生离死别之苦,刘、关、张三兄弟,终于在新野古城团聚了!这真是:**万般艰险等闲过,千里单骑终聚首!古城相会泪满襟,桃园之义亘古存!**
**那么,兄弟团聚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局势?曹操会善罢甘休吗?荆州刘表又会如何对待他们?请看下回分解!**
---
**(第二十五回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