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大唐王爷了还不能躺平?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流传千古,效果杠杠

最新网址:m.biquw.cc

李元婴的话说完,骆宾王、狄仁杰、黑齿常之等人的脸上都是羡慕的表情。

《浔阳楼送程处弼之扬州》,这首诗的经典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关键是这首诗跟此时此地的场景高度的吻合。

今天是三月十六。

大家在浔阳楼给马上要出发去扬州的程处弼送别。

等会程处弼乘船离开之后,帆船会慢慢的驶入长江,消失在尽头。

不客气的说,论诗词经典程度,它也许没有办法超越《登庐山赠滕王妃》,但是论标题和内容的符合度来说,这首诗无疑是要更胜一筹的。

这就意味着今后程处弼的名字,更加容易被大家熟知。

特别是由于男女有别的原因,李元婴赠送给滕王妃的诗,没有办法把滕王妃的名字留下来。

但是今天这一首却是让人一下就记住了程处弼的大名。

千百年后,在场的人当中,除了李元婴之外,其他人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记住。

但是程处弼绝对是有许多人记住的。

这让大家如何不羡慕呢?

而李元婴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从柳诗颖身上得到灵感搞了这种拉拢人心的特殊手段,今天算是小试牛刀。

效果非常不错嘛。

“大王,这一次去扬州,我要是不把事情办的让您满意。”

“我直接提头回来见您。”

程处弼此时的心情难以言表。

他也能流传千古了?

一千年以后,估计没有几个人还记得他大兄和二兄的名字,甚至没有多少人记得他阿耶程咬金。

但是他程处弼的大名,却是能够一直被无数读书人所熟知。

想一想都让人浑身热血沸腾啊。

跟着滕王做事,没想到居然是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这一次去扬州,他准备好好的利用一下家族在扬州城的影响力,一定把李元婴交代的事情办的漂漂亮亮。

“要你的脑袋干什么?”

‘我要的是你从扬州城带着大把的铜钱和金银回来。’

“以后我们滕王府的各项事业能不能顺利的开展,就看资金是否充足了。”

要做事业,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特别是李元婴还要从《庐山商城》里头兑换各种商品。

上一次兑换茶树苗就已经把他给打击了。

原本以为从长安城搞了几万贯钱,可以做点事情了。

没想到还不够买几万亩茶园的树苗呢。

“大王,程典军负责王府和您的安全。”

“他这一去扬州,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

“要不这事交给下官来做?”

狄仁杰这么一说,程处弼立马怒了。

“怀英,你就不要想那么多有得没得了。”

“这一次去扬州售卖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难免被人觊觎。”

“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保护,到时候就人财两空。”

“大王如今安排你负责各种特殊农作物的种植,你把这事做好就是最大的贡献。”

前有黑齿常之想要抢任务,后有狄仁杰想要取而代之。

程处弼觉得这饭不能继续吃了。

“大王,饭也吃了,酒也喝了。”

“属下这就出发下扬州,一定把事情做好,早日满载而归。”

程处弼说完这话,也不管李元婴同意不同意,赶紧起身下楼,带着人马朝着码头而去。

那边已经有滕王府亲事府的人乔装打扮成为奴仆,跟着一起去扬州。

一直到船只缓缓的离开码头,程处弼才松了一口气。

《浔阳楼送程处弼之扬州》,这诗作,终于稳了。

等到了扬州,自己一定要多找些人好好的宣传一下这首诗。

让扬州青楼的女子都积极的传唱。

以后自己去青楼,就只要求楼中女子歌唱这首诗。

大唐诗人的作品能够快速的流传,跟青楼女子传唱是密不可分的。

诗歌诗歌,诗就是用来像歌一样唱的。

这是后世很多人都不清楚的地方。

……

“你们也不要气馁,我脑中还有许多灵感和想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将来一定还有不输于今日的诗作出来的。”

眼看着程处弼的船只慢慢的消失在视野当中,李元婴招呼众人回到了座位。

今天滕王府的关键文武官员都在,正好把下一步的安排给进一步落实一下。

土豆、玉米和、地瓜和棉花种子都已经兑换出来了,相关的种植方法跟狄仁杰也说明过。

趁着农夫们把田地准备妥当的功夫,也要把种子给播种下去。

滕王府别院的初步规划也出来了,等水泥作坊和青砖作坊成功烧制出水泥和青砖之后,就可以加快修建速度。

现在碎石和细沙之类的一些辅料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茶叶作坊那边,柳英按照李元婴教授的方法,也搞出了一批新式茶叶。

“大王,今天大家都喝了一些酒。”

“正好去品品茶,消除一些酒意。”

“同时也让众人评价一下这新式茶叶的妙处?”

柳英见缝插针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滕王妃的堂弟,他也是很希望可以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而不是让大家觉得他只是依靠关系获得了这个位置。

“炒茶已经搞出来啦?”

李元婴没想到柳英的办事效率居然这么高。

自己才刚刚安排下去,居然已经搞出来了。

“已经有了一批炒制的茶叶出来,属下按照大王说的泡茶方式品尝了一下,觉得非常特别。”

“虽然肯定还有很多工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便制作出口感最佳的茶叶。”

“但是先让大家换一换口味,见识一下大王发明的新式茶叶,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柳英这么一说,众人的兴趣都提起来了。

煮茶在大唐还是比较流行的,文官和读书人就不用说了。

就算是武将家中,为了附庸风雅,也是会跟着煮茶喝的。

现在柳英说有新式的茶叶可以品尝,听起来跟过往的差别还很大的样子。

那自然要好好的见识一下。

“走,那就去好好的品尝一下。”

“以后品茶,就不叫吃茶,而是叫喝茶了。”

李元婴对大唐的煮茶方式实在是觉得无语,现在准备在庐山大规模的种植茶叶。

那自然是要好好的搞出点更加吸引人喝茶的方式出来。

到时候让茶叶真正的成为大唐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让它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