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索綝梁综
第60章 索綝梁综
夜如墨。
星如璨。
篝火跃金蛾,摇映远来客。
索綝和梁综联袂而来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
二人刚进主帐,便恭恭敬敬地向着刘玄行礼参拜。
“仆索綝、梁综,见过安乐公。”
刘玄有些不知所措,只得偷眼看向刘麟。
刘麟叹了口气,上前道:“两位太守快快请起,如此星夜前来,第下感激不尽。”
两人连称不敢,起身悄悄打量起了刘玄。
索綝本来就在始平郡里避祸。
麴允路过始平时,便托索綝前去扶风,劝梁综带兵来蓝田会盟。
不过索綝此行倒是没遇上什么阻碍。
经过几日的发酵,檄文一事早就在关中之地传的沸沸扬扬。
再加上北宫纯的战绩,梁综当即就应下了会盟,点起自己的郡兵,赶来了蓝田关。
虽说扶风郡比始平郡大一些,但此行过于匆忙,梁综并没有带来很多的兵马。
“梁太守,不知郡中可还有能战之卒?”
见刘玄、北宫纯和杜勋都不做声,反而是刘麟这个十岁少年操持营事,索梁两人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也如实答道。
“有郡兵两千余。”
闻言刘麟心中一松,只感庆幸。
西晋实行的是刺史兼领都督制度,大部分重要州郡的军事权都由都督来进行节制。
只不过南阳王这个四州都督确实有些无能了,加上太守权力膨胀,所以关中此地的太守都保有不少的郡兵。
刘麟翻看着手上的左伯纸,沉思片刻道:“此战尚需步卒数千,不知梁太守可否再募些郡内勇士?”
听到刘麟这话,梁综抬起头,看了看刘玄,又看了看刘麟,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阿麟可代我行事,一应安排皆由阿麟所出。”
梁综犹豫。
因为刘麟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些!
就算有刘玄、北宫纯等三人做保,也是极难服众!
不过刘麟早有对策,看着犹豫的梁综,刘麟温声道:“梁太守若有疑虑,可留于营中,与我等共谋此事,至于募兵一事,可交由索太守与频阳令。”
“嗯...嗯?!”
如今的频阳令,便是梁肃,与梁综都是出自安定梁氏。
“果然在他那。”
刘麟心中轻笑,面上却没有波动,依旧和煦道:“梁太守,是我安排有何不妥吗?”
“无..无..”
原本的历史线上,贾疋将秦王送到长安后,便推举梁综为辅国将军,自己外出继续领兵作战。
而梁综上位之后,第一个就把自己的同宗梁肃提为了北地太守。
等梁综被阎鼎杀死后,也是梁肃找到的索綝和麴允,合力斗败阎鼎,为梁综报了仇。
前几日,梁肃的频阳被刘粲攻下,这种情况下,梁肃有很大的可能是去投靠同宗的梁综。
只不过刘麟的随口一试,放在梁综那里就有些悚然了,这梁肃刚刚才逃到他那里,怎么这就被刘麟探知到了。
此人要么是神人天授,要么就是对当前的关中的敌我军情了如指掌,是这营中真正的主事之人!
前者,嗯,当然不可能。
那,自然就是后者了!
“难怪桀骜自负的北宫纯和心怀慈悲的安乐公,都对这十岁少年言听计从。”
梁综心中虽是如此作想。
但这毕竟是军国大事,梁综难免还是有所疑虑,便打算留下来跟这个少年共事一番,看看是不是真的如他所想。
“索太守呢?”
刘麟看向索綝。
其实他对索綝这个人很好奇。
因为索綝身上的迷雾,确实太重了。
在十九世纪之前的霸史研究中,此人一直是“失节”的代表。
因为在晋愍帝投降的前夕,索綝竟然将派出去投降的使节换成了自己的儿子,然后让他的儿子去找到刘曜,说长安内城中粮草充足,如果能许给索綝一个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和食邑万户的郡公的高位,那索綝就可以开城门投降。
只不过,刘曜没搭理,直接将他儿子斩了。
因此,后世大都认为,索綝是在和刘曜的作战中,生了自傲的情绪,再加上西晋流亡小朝廷已经崩溃在即,索綝想着给自己找个好出路,这才联系了刘曜。
只是吕思勉先生曾提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索綝的变节有些太过突然了。
因为在南阳王司马模投降后,周围的大部分郡守包括贾疋,都向刘曜送出了质子,想求一个安稳。
唯独麴允和索綝这两个太守不同,二人先是堵住了贾疋的质子,又劝动了贾疋,最后东奔西走串联起其他太守,这才将刘曜赶出了关中平原。
差不多算是水晶炸了都还在操作,而且操作成功了的男人!
等到司马邺登基,贾疋被袭身死后,索綝便开始领兵外战。
数年内与匈奴大大小小打了近百仗,并从没有过投降或者居功自傲的记录。
如果这些还只是他前期忠诚的表现,那最后一年的表现则更值得细思。
这时,刘曜已经再次打入了关中平原,长安危在旦夕,麴允便建议晋愍帝投奔新南阳王司马保(司马模之子),但索綝却强烈反对此事。
因为这个新南阳王司马保,真是比司马模还不堪,如果司马模只是蠢,那司马保就是又蠢又坏。
如果晋愍帝去了司马保那里,必将会重现晋惠帝被成都王挟持的旧事。
于是,第一个问题便出现在了这里。
索綝是南阳王司马模府上的旧人,司马模投降后,逃出来的人基本都投降了司马保,司马保算是接盘了自己父亲留下的政治遗产。
若是索綝想要求一个高位,应不会如此强烈反对投奔司马保。
反倒是忽略自身利益,为了晋愍帝着想,才会做此反应。
可是,此事的数天之后,索綝便搞出了换使节投降的事情,态度变化如此之快,却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便是出在了刘曜的话中。
“帝王之师,以义行也。孤将军十五年,未尝以谲诡败人,必穷兵极势,然后取之。今索綝所说如是,天下之恶一也,辄相为戮之。若审兵食未尽者,便可勉强固守。如其粮竭兵微,亦宜早悟天命。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
刘曜攻下长安后,没有将索綝称为背信弃义之人,反而斥其为“谲诡败人”、“天下之恶一也”。
像是识破了什么诡计一般。
由此,便有近代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视角。
这索綝,是准备投降后在刘曜手下谋求军事实权,然后,再来一次水晶炸了继续操作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