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温柔是种默契
第88章 温柔是种默契
深冬的天气愈发冷冽,城市被阴云包裹着,像披了一层浅灰色的薄纱。
沈倩站在阳台晾晒衣物,耳边是屋内传来的轻音乐,洗衣机嗡嗡作响,热水壶在厨房嘶嘶作响。日子被细碎琐事填满,却意外地柔软。
她回头看了一眼客厅,周执正窝在沙发上看文件,身上搭着一条灰蓝色毛毯,脚边是她早上切好的水果盘。他的表情专注,眉宇间透着淡淡的倦意。
沈倩轻轻关上阳台的推拉门,放轻脚步走过去。
“你要不要睡一会儿?”她低声问。
他没有抬头,语气柔和:“等我看完这部分。”
“都连续三天熬夜了,你不困吗?”
“困。”他终于抬眼,看着她,“但你不是也在拍夜戏吗?”
“所以我们可以一起睡个午觉。”她故意轻快地说。
他笑出声,合上电脑,把毛毯向旁边腾了腾:“那就来吧。”
两人并排躺在沙发上,毛毯把两人一起裹住。沈倩的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他顺势握住她的指尖。
屋内静得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
“倩倩,”他忽然开口,“我们搬家吧。”
她愣了下,抬头看他。
“现在这套公寓虽然方便,但我想要一个更稳定的空间,有书房,有大厨房,有阳台,你能种喜欢的花,我能养一点植物。”
“你想要一个‘家’。”
他点点头:“一个属于我们两个的空间,不只是临时停靠。”
沈倩没有立即回答,只是静静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温柔而持久的期待。
“你已经选好了?”
“几个备选。想跟你一起去看。”
她轻轻点头,额头贴着他的下巴:“好啊。”
这个决定很像他们之间大多数事情的推进——不喧哗,不铺张,却坚定。
第二天下午,两个就去了看房地点。
第一套是靠近城市公园的一栋老洋房改建的公寓,三楼复式,阳台朝南,木质地板温润自然,厨房空间宽敞,阳光可以斜斜地洒在灶台上。
沈倩站在厨房门口打量了一圈,忽然回头问:“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喜欢这种结构?”
“记得你说过一句话,”周执靠在门边,“你说你小时候最羡慕别人家有个可以边炒菜边晒太阳的厨房。”
她怔住,然后嘴角缓缓扬起。
温柔,大概就是这种默契吧——一句无心的话,他却记得了很多年。
他们继续看第二套,是一栋新开发的小区高层,装修现代但略显冷清。
她走了几步便停下来:“太冷了,不喜欢。”
“所以你更喜欢第一套?”
“你呢?”
“我喜欢你喜欢的。”
她回头看他,眼神发亮。
“你太会说话了。”
“是实话。”
两人就像偷偷说悄悄话的恋人,一边看房,一边在心底描绘未来的生活图景。
那天回去后,沈倩窝在书房沙发里改剧本,周执靠在旁边给她泡茶,不时帮她润润嗓子,剪掉打印稿边缘的毛边。
每一个细节都不显山露水,却像一条流淌的暗河,在悄无声息中滋养他们之间的默契。
次日一早,周执便约了中介签意向协议,买下了那套老洋房改建的复式。
整个签约过程比沈倩想象得顺利许多,她一度以为会碰上琐碎的流程问题,但实际上从付款到办手续一气呵成。
“你之前就做了准备?”她在车里问他。
“你喜欢的,我当然得提前打听清楚。”他握着方向盘,语气轻描淡写,“也许你说喜欢的那一刻,我已经决定这是我们的家。”
她没说话,只在他侧脸上轻轻吻了一下。
那是一个不经意却极温柔的动作,像日光落在午后的藤椅上,柔软又坚定。
房子交付还需数周,两人开始筹划装修风格。
沈倩提议采用复古木色搭配柔米白,而周执更偏向于现代灰调。
他们没有因为分歧而争执,而是拿出设计图,一点点沟通,一次次模拟,最终形成了一个融合彼此喜好的“木灰调”风格。
厨房保留了老木地板的韵味,橱柜选了浅色木纹,灶台则装上了高级灰色大理石。
书房被设计成双工位,中间摆放一张两人都能使用的大书桌,墙面留出三分之一作为照片墙,用于贴两人旅行中的瞬间与生活点滴。
而阳台,则交给沈倩全权处理。
她提前网购了绿萝、风信子、月季,还有一张小圆桌和两把藤椅,等搬家那天一起布置。
这段时间,两人除了各自忙碌的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未来的家”操心。
有时凌晨收工,沈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卸妆,而是问一句:“地板选好了没?”
周执笑着回应:“你不累吗?”
她就坐在他旁边,头靠着他肩膀:“不累,想到以后每天踩着那块地板走进厨房,我就觉得这天值得。”
周执看着她的侧脸,那一刻心底的柔软被彻底填满。
生活有时候不在于宏大的誓言,而在于这些小而确定的期待。
某日周末,两人一早出门挑灯具。
从复古铜灯到现代吊顶,从主卧壁灯到书房台灯,他们逛了三家店仍旧没有定下来。
“要不明天再看?”周执问。
沈倩正蹲在一个吊灯旁看说明书,回头说:“不急,难得你今天休息。”
“但你脸色有点白,是不是累了?”
她愣了下,自己竟没察觉。
他伸手摸她额头,低声道:“有点烫。”
两人立刻打车回家。
沈倩被安排上床休息,周执则煮粥、泡水、量体温,一连串动作比她还紧张。
“只是有点低烧。”她解释,“昨晚拍夜戏,风吹太久了。”
“你说过‘工作不能停’,但你没说要累倒。”
她笑了:“你开始会怼我了?”
他没说话,只把煮好的姜汤递给她,动作温柔却不容置疑:“先喝。”
沈倩一边接过来一边嘟囔:“你越来越像……照顾小孩的爸。”
“那你就是我唯一一个小孩。”
她笑弯了眼:“我还真想赖在你这儿不长大了。”
“可以,我养得起。”
“说得倒轻巧。”
“这不是情话,是预算。”他一脸认真,“我已经把未来五年规划里加入了‘你想开花店也可以’这一项。”
她瞪他:“你怎么知道我想开花店?”
“你自己写在备忘录里,忘了你手机经常落我这儿?”
沈倩捧着姜汤的手一顿,忽然有些发热。
这个男人,连她只字未提的梦想都放在了心上。
而那种温柔,不是靠语言表达的。
而是在每一次不言的察觉里,在不需提醒的照料里,在她尚未开口之前,他就已准备好给她的全部里。
她望着他,眼神发亮:“周执,你太适合被人爱了。”
他挑眉:“那你还不爱?”
“早就爱疯了。”
两人相视而笑。
窗外细雨纷纷,屋内一切温热如常。
有些感情,不需张扬,不需誓言。
它只靠一件件琐碎日常,一次次彼此回应的眼神,就足以温暖整个世界。
搬家的那一天,天气出奇地好,阳光穿透冬日的雾气,洒落在那栋老洋房的窗台上,连空气里都带着一点温暖的甜意。
沈倩和周执提前几天便请了搬家公司,自己也提前整理打包,几乎每一箱都贴上了标签。
“客厅——书籍”“厨房——餐具”“阳台——花盆工具”……
连搬家师傅都忍不住感叹:“你们真是史上最有规划的客户。”
她笑了笑:“主要是这个家太重要,不想有任何一处遗漏。”
周执把箱子搬上车后,顺势搂着她肩膀:“欢迎来到我们新的坐标。”
他的话简单,却让沈倩眼睛一热。
午后两点钟,所有东西终于运到家中,客厅地面被纸箱堆得满满当当。
两人没有立刻开始拆箱,而是坐在未铺地毯的木地板上,喝着手冲咖啡,望着窗外的阳光洒在阳台绿植上。
“你知道吗,”沈倩靠着他肩膀,“我以前觉得搬家是一件很疲惫的事。”
“现在呢?”
“现在我觉得,它像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我——生活可以有更新的开始。”
“尤其是和你一起。”
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用额头蹭了蹭她的发顶。
入夜时,他们才开始陆续拆箱。
一边拆一边整理,周执负责分类,她负责擦洗归位。
装饰画、香薰灯、床品、窗帘,还有阳台上的藤椅,都一件件被安放到位。
当他们把最后一张地毯铺在书房中央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今天就收工吧?”他打了个哈欠,“剩下的明天再弄。”
沈倩点头,跟着他走进卧室。
卧室的床是她最喜欢的柔软浅米色,旁边是她布置的香氛烛台,淡淡的白茶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她拿起睡裙准备去洗澡时,忽然被他从背后抱住。
“怎么了?”她偏头。
他把下巴抵在她肩膀:“想让今天的第一晚,留下点特别的回忆。”
“比如?”
“比如……我们躺在地板上讲一晚故事。”
她失笑:“你要我放着好好的大床不睡,去地板上冻着?”
“我们不是刚铺了地毯吗?”他眨眨眼,“铺两条毛毯,再盖上被子,一点也不冷。”
沈倩被他说服了。
十分钟后,他们真的躺在书房中央,盖着厚被子,头顶是暖黄灯光,耳边是城市夜晚的静谧声响。
“你先讲。”她开口。
“好。”
他清了清嗓子:“从前有个男孩,他一直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因为小时候他太害怕失去了。”
“后来他遇见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什么都不强,却有让他安心的力量。”
“于是他一点点卸下盔甲,重新学会怎么笑、怎么哭、怎么爱。”
沈倩静静听着,忽然开口:“我认识这个女孩吗?”
“你现在正在她身体里。”他笑。
她轻轻叹气,靠近他:“那我也讲一个。”
“从前有个女孩,她总觉得自己要强大、完美、不可替代,才能配得上别人喜欢。”
“可后来她才明白,有些人爱你,不是因为你足够好,而是因为你是你。”
“那个人爱她的方式,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而是在她不说话的时候也愿意听,在她沉默的时候也懂得靠近。”
“所以她才会爱疯了这个人。”
说完,她轻轻贴近他:“晚安。”
“晚安。”他吻了吻她额头。
那一夜,他们没有太多缠绵的言语,却在同一个被窝里,呼吸交融,心跳和频。
有些人之间的默契,是无需排练的。
只需一个眼神、一个细节、一个无需言说的动作,便已心领神会。
温柔,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默契。
它无需声张,却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然发生。
而他们,已经用彼此的陪伴,把这份默契变成了习惯,变成了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