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偏爱你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章 一起等风也等你

最新网址:m.biquw.cc

三月底的风还带着薄凉,枝头却已悄悄冒出新芽。

“执光书咖”的外墙终于刷上了最后一层亚麻白,风铃在门口叮铃作响,木牌上的名字刚刚落笔,还未正式对外开放,便已有邻里驻足问询。

沈倩这几天几乎住在店里,帮着整理图书区、陈设绿植、调试咖啡机。

“你比拍戏还拼。”周执一边拧紧展架一边调侃。

“拍戏是角色的世界。”她笑,“这才是我的日子。”

他们把每一盏灯的位置都细细调试,确保光线能恰好洒落在阅读区;每一个靠垫颜色都对照色板挑选,只为营造最放松的氛围;甚至连背景音乐播放列表也反复筛选——从爵士到民谣,每一首都试图成为“生活配乐”。

“我觉得你可以出一本《如何打造理想书咖》。”他在打印装饰卡片时笑道。

“你得写序。”她答,“因为这书是献给我们的。”

那一刻,他们的眼神交汇,没有浪漫的台词,却是无比笃定的默契。

筹备的日子里,时间过得特别快。

偶尔也会有摩擦。

比如沈倩喜欢绿植多一点,哪怕窗台放满也觉得还不够;而周执坚持动线清晰,觉得太多装饰反而会阻碍客人行走。

“你是在布置森林?”他调侃。

“是你没有生活感。”她不甘示弱。

两人甚至为了一盏吊灯的角度争论了半个小时。

最终,他们各退一步,选了折中的方案,也更习惯了彼此的坚持与妥协。

“你有没有觉得,”沈倩靠在吧台边喘气,“我们好像在经营一场婚姻缩影。”

周执笑着将咖啡杯递给她:“那我是不是合格的合伙人?”

“合格。”她接过杯,“不过你得继续试用。”

“试用期多久?”

“一辈子。”

夜色一点点落下,书咖的橱窗透出柔和光晕。

有路人经过,停下脚步望了望:“请问开业了吗?”

沈倩摇头:“还没,但欢迎进来坐坐。”

那是一对中年夫妻,身上还穿着送外卖的制服。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在一排书架前停下,男人伸手摸了摸封皮:“好多年没见纸质书了。”

女人环顾四周:“好安静啊……有点像我们以前谈恋爱的那个旧书摊。”

沈倩听着,忽然觉得鼻尖一酸。

她走过去轻声说:“以后这里一直都开着,欢迎你们常来。”

他们点点头,像是认真地接下了这份邀约。

送走那对夫妻后,沈倩站在窗边,望着夜幕下街道上稀疏的灯火。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我小时候特别怕天黑。”

“后来为什么不怕了?”周执走过去。

“后来我知道,有些人就是光。”

她转头看着他,眼神像春水柔软。

“谢谢你。”她轻声。

“谢什么?”

“谢谢你陪我一点点布置我们的世界,等这风吹来,也等我安定下来。”

周执没说话,只是拉过她的手,扣在掌心。

风从书咖窗前吹过,风铃清响。

那声音里,藏着即将到来的日子,也藏着他们正在共同等待的生活。

开业前夜,沈倩几乎失眠。

她翻来覆去躺在床上,忽然起身从床头柜翻出一本未拆封的日记本。

“你要写日记?”周执睁开一只眼问。

“我想写下第一天之前。”她声音很轻,“好像不记下来就会忘记。”

她在第一页写下:

“执光开业前夜。风吹过窗台,风铃响了三声。我忽然明白,有些事情,从来不是为了赚钱或者成功,而是为了回应内心的某种召唤。就像是——等风,也等你。”

她写完后将笔一收,把本子轻轻合上,转头钻进被窝里。

“写完啦?”

“嗯。”

“那我也得写一句。”

“你?”

他笑着从她怀里摸出笔,拉过她手心,用指尖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写:“有你,我在这里;无你,我等你来。”

沈倩的鼻尖忽然一酸。

她把头埋进他胸口,轻声说:“你能不能别总说这种让人想哭的话?”

“那你能不能别这么容易想哭?”

两人相视而笑,在沉沉夜色中睡去。

第二天一早,阳光洒满整条街道,天气出奇地好。

“执光书咖”正式开业。

他们没有做大规模宣传,只在门口贴了一张写着“今日试营业欢迎光临”的海报。

第一位客人是位大学生模样的男孩,他进门后先是一愣,然后直奔书架最里侧的一本《追风筝的人》。

“你们居然有初版。”他说话时眼神发亮,“我找了很久。”

沈倩笑着回应:“你可以在这里读完。”

“我可以吗?”

“这本书就在这儿,它一直在等你。”

男孩没说话,转身时眼圈微红。

第二位客人是一位白发老太太,带着孙女来借书。

“小姑娘。”她指着柜台问沈倩,“我可以坐在窗边那个角落看书吗?我年纪大了,不太喜欢吵。”

“当然可以。”沈倩笑,“那是我们最安静的位置。”

老太太点点头,一边坐下,一边拿出老花镜,缓缓翻开一本散文集。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纱洒在她脸上,像一场静谧的时光仪式。

第三位客人,是沈倩最没想到的。

“沈小姐?”对方摘下墨镜,“我们在《南城星光》剧组合作过,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是一个曾经和她关系普通的配角女演员。

沈倩一怔,很快反应过来:“当然记得。”

对方笑得有些腼腆:“我前几天在朋友的朋友圈看到你开书咖,今天特地来看看。”

她低头看了看书架,又抬头望向窗外:“挺像你会选的生活。”

沈倩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对方临走时在留言本上写下:“有些人注定属于光和安静,也会把别人带向那个方向。”

那一瞬间,沈倩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

她不是非要这个世界记住她的名字,但她希望那些曾匆匆擦肩的名字,也能因为某个时刻而停下来,感受到一点点柔软。

黄昏时分,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

“阿姨,我可以把这本书带回家吗?”一个小男孩抓着一本童话书站在柜台前,身后是一位拎着菜篮子的妈妈。

“当然可以,但你记得下次还回来,好不好?”

小男孩认真地点头:“我一定不会忘的。”

沈倩给他做了个小书签,还在上面写了“执光书咖等你归还”。

那晚,客人陆陆续续离开,店内只剩他们两个。

沈倩走到留言本前,一页页翻看,指尖触过那些字句——

“很温柔的地方。”

“像我想象中过日子的模样。”

“谢谢你们的安静与灯光。”

她忽然有些想哭。

周执走过来轻轻抱住她:“怎么啦?”

“好像终于不觉得漂泊了。”

“那就别再走了。”

“好。”她轻轻点头,“我在这等风,也等你。”

夜深了,城市的喧嚣褪去,只剩下灯光洒落在街道的微弱轮廓。

书咖内,灯光昏暖,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咖啡香与书页的纸墨气息。

沈倩盘腿坐在阅读区的地毯上,翻着那本留言本,眼神一页页变得柔和。

“今天感觉怎么样?”周执将咖啡杯放到她面前。

“像做了一场梦。”她合上本子,眼神亮晶晶的,“每一个来过的人,都像某个愿望的回应。”

“那你愿望实现了吗?”

她点头,又摇头:“实现了一半。”

“另一半呢?”

她看着他,轻声说:“另一半,要你陪着慢慢过。”

“我早就在路上了。”他轻笑,“而且不会离开。”

沈倩仰头靠在沙发靠垫上,舒了一口气。

她的脚边,是一本散落的童话绘本;桌上,是几张客人留下的手写卡片和自制明信片;旁边架子上,还多出一盆客人临走前悄悄留下的多肉植物,旁边插着纸签写着:“你们的书店像极了梦里那个地方。”

这天结束得平静却美好,像风轻轻吹过心湖。

快打烊时,门再次被推开。

来人裹着深灰色风衣,帽檐压得很低,一进门便有些迟疑地张望。

沈倩本能地起身迎上前,语气温和:“你好,我们今天只营业到十点,如果你找书的话可以先看看。”

那人缓缓抬起头。

沈倩一愣,几乎是瞬间认出他。

是林知寒。

曾是她出道初期的合作导演,也是后来因为分歧而不再往来的那位——那个曾经执着于艺术追求却常常忽视人性细节的“完美主义者”。

“林导?”她微怔。

林知寒眼神有些局促,像是不确定自己该不该来。

“我……是今天无意中刷到朋友发的照片,才知道你开了家书咖。”他说。

沈倩略一点头:“欢迎。”

他走到书架前,指着一本被沈倩特意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剧本集:“这个你还记得吗?”

“你当年拍的《荒原之夜》。”

“你演的那个角色我一直记得。”他顿了顿,“虽然最后我们争执过很多,但我一直知道,那场戏你拍得很好。”

沈倩安静听着,没有插话。

林知寒望着她,又看了看四周:“你变了很多。”

“是好还是坏?”

“是终于活成了你自己的样子。”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那时候我太急了。”林知寒忽然开口,“太想拍出一部作品证明自己,反而忘了演员本身的感受。”

“已经过去了。”沈倩轻声说。

“我来,是想告诉你,看到你现在的生活,我……觉得你做得对。”

这句话不长,却像某种迟来的和解。

沈倩没有回答,只是微笑。

她不知道林知寒是偶然经过,还是早就看到了她的转变后鼓起勇气来走这一遭。

但她知道,有些对话,一天不说,心就一天难落地。

林知寒最后在留言本上写了一句:“祝你继续把日子过得像电影,而我,愿做那安静观众。”

他走后,周执看着留言,感慨地说:“挺不容易的一个人。”

沈倩点头:“但他愿意迈出这一步,就已经很勇敢。”

两人将留言本合上,收好放入柜子,准备打烊。

走出书咖那一刻,沈倩回头看了一眼那块手写木牌——

“执光”,两个字在灯光下泛着微弱却坚定的光泽。

她牵起周执的手,轻声说:“这个名字,当初起得太对了。”

“嗯。”

“不是我们照亮了谁,是我们一起选择了靠近光亮的方向。”

“所以才会遇见光,也遇见彼此。”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