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我抄了他的家,他还得感谢我
第63章 我抄了他的家,他还得感谢我
………
荆州
襄阳。
已经是四平将军之一的平东将军傅士仁连日来极其懊悔(注1)。
只因南征南中的将领名单中没有他。
出征前,大将军关羽特意询问了他,但他因为直觉不太妙,申请了留守荆州。
结果大军前脚刚走,傅士仁就后悔了。
南中蛮族那地方他是知道的,其人多勇武,但智力较低,属于那种“你敢对他用计,他就必定中计”的莽夫类型,
简而言之,此去南中,那就是纯纯刷战功的,完全没有战败的可能。
这样一份肥差,就因为自己的多疑而错失了。
傅士仁不但每天都悔不当初,还要忍受同僚们挖苦嘲笑:嘲笑他到嘴的一沓战功硬是吐出来了。
本来,傅士仁以为此事没有反转的可能,这一次的懊悔将伴随自己一生时。
却在无意中得知“大将军关羽目前停留于成都,筹措够粮草军资,在筹措完军资之前,暂时不会出兵向南”的消息后,傅士仁心思顿时又活泛了起来。
又恰逢糜芳通敌卖国一事传到襄阳,国舅糜竺羞愧难当,大病不起。
傅士仁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当即提着礼物来到糜家拜访。
一番推心置腹的开导后,傅士仁成功说服了糜竺,后者连夜进宫向陛下刘备请旨,入川去当面质问其弟糜芳为何叛国,同时也便现场陪审,以免弄出冤假错案。
刘备对糜竺的请求满口应允,当即颁发一道圣旨,让糜竺带往成都交给关羽,刘禅,及丞相府长史王连。
而傅士仁,也成功捞到了护送糜竺入川的任务,同时还请到了陛下刘备的口头允诺,准许他在护送糜竺到成都后,留于大将军关羽帐前听命。
于是傅士仁就带着五十亲兵,兴高采烈护送着糜竺踏上了去往成都的船只。
不同于糜竺的满脸愁苦,一路上傅士仁意气风发。
虽然偶尔脑海里也会闪过“关羽到底有没有杀他之意”的念头,但很快就被铁一般的事实给打消了念头。
这些年来,关羽一次都没有直接或间接要杀他的迹象。
于是,傅士仁便强行说服自己,或许确实是自己多疑了。大将军关羽和他这样的小人物没仇没怨的,怎可能会有杀他的想法。
………
数日后,
一干人犯及家属糜竺都到了成都。
王连连忙派人去禀大将军关羽和坐镇成都的太子刘禅,请二人明日至丞相府,与携带圣旨前来的糜竺共同会审。
而后王连又觉得不妥,遂亲自登门拜访关羽,商议此事该如何处置。
一见面,王连就拱手行礼道:“大将军,此事甚为棘手啊。”
关羽抬手示意王连入座:“王长史以为糜芳通敌叛国之事如何?”
不是已经罪证确凿了吗……王连一愣。
那西域客商胡汗都当街招供了,这些年都是糜芳提供的便利。
关羽沉声道:“外邦之人一面之词,未可轻信。本将军与糜太守久在荆州为官,对其知之甚深,相信其断然做不出通敌叛国之事,此中定有蹊跷,王长史还需详察一二。”
王连又一愣,心说大将军这是给这件事定了调子啊,窃国罪只锁定胡汗一人,不扩大范围。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
如此,陛下刘备和丞相诸葛亮那里也都好交代,连糜竺大人那里也能送上一个人情。
同时还能把抄没家产中的粮食充为军资,供关羽三万大军南征所需。
剩下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财物用来充公,以实成都府库。
一举数得!
而代价仅仅是西域客商胡汗的一条命。
完美!
想通了所有关节,王连一脸佩服对关羽躬身行礼:“大将军高见,下官这就去禀报太子,下官告退。”
王连离开馆驿后,心境彻底放松下来,慢悠悠骑着大马来到太子府邸,将关羽对此事的态度转达刘禅,并恭问刘禅的看法。
刘禅正为舅舅糜芳通敌叛国之事焦虑。虽然糜芳不是亲舅,但小时候也没少抱过他,有好吃的零嘴时也是库库给,与亲舅并无二致。
闻言当即乐开了花,连声道:“我二叔所言极是,所言极是,咳咳…我也是这么想的。”
得到刘禅肯定,王连满意告辞。
翌日,达成共识的三人组成陪审团,加上糜竺一共四人,于丞相府大堂提审了西域客商胡汗和糜芳。
“我招,我全都招!”
“我是魏国奸细,潜入川中就是为窃连弩设计图而来,是糜大人给我提供的掩护和便利。如今被擒,我无话可说,请速斩我。”
西域客商胡汗刚一上堂来,就交代了所有能交代的。
只求一个痛快。
只求死得时候顺带把糜芳带上。
如果能把糜竺也带上,就更完美了。
没有什么比开国功勋的背叛会令蜀汉蒙羞(蜀汉这个称呼是魏人对季汉的藐称,只在表述主体为魏人或吴人时做此称谓,毕竟他们不会称呼蜀汉为大汉或者季汉),没有什么比元从老伙计通敌卖国更令刘备心痛。
这叫死间,也叫杀人诛心。
虽然胡汗直到现在觉得自己很冤,特别冤。
他确实是魏国奸细,但是他并没有窃到诸葛连弩的设计图。
因为他卧底川中的最大任务就是窃取连弩设计图。如果得手了,他第一时间就会撤离;就算没撤离,他也绝对不会用这样愚蠢的方式大摇大摆出城,而是会让一心腹之人携图悄悄出城,潜回魏国。
但是那些士兵又的的确确从货箱中搜出了连弩和设计图。
这令胡汗至今都百思不得其解。
“一派胡言!”
关羽拍案而起,立眉怒斥道:“我堂堂大汉国舅,巴西太守,岂会通敌?莫非曹丕许以了魏国皇位之厚利?”
“啊,对对对,我舅舅岂能通敌?”
是年十八岁的刘禅已经显出了胖型,立即摇头晃脑跟上附和。
如果曹丕不是许以了更高的官位和利益(如魏国皇位),怎么可能说动位高权重的糜芳通敌。
这句话属于强辩,但道理上是说得通的。
胡汗张口欲言,却不能对,因为糜芳确实不知情,一直被蒙在鼓里。
最终胡汗暗道一句“可惜”,闭上双眼,选择等死。
见状,在一旁陪审的糜竺先是感激地对关羽拱了拱手,而后狠狠蹬了一眼跪在一旁听审的糜芳。
糜芳也是感动到热泪盈眶,望着关羽,满目感激。
心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关羽也。
直到此时,糜芳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天知道当通敌叛国之事被胡汗公之于众那一刻,糜芳心里有多慌。
比当初在荆州被关羽架空实权时还慌。
毕竟当初没被抓到与吕蒙私通的直接证据,还可以狡辩。
虽然糜芳知道自己这次并没通敌,最多就是赚钱的吃相不太好看,但事情寸就寸在,以太守名义照拂了几年的西域客商,居然是个魏国间谍,还窃到了诸葛连弩的设计图,这一下子就让糜芳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好在,现在无事了。
根本没人关注诸葛连弩设计图是否有被盗取之事。
放下心来,糜芳转念又想到,关羽这样不计前嫌救自己,自己以前在荆州时居然还跟关羽多有芥蒂,做事各种拖延使绊子。
自己是真该死啊~!
突然涌上的愧疚,让糜芳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多谢大将军救命!”
糜芳起身,对关羽深深鞠了一躬。
“举手之劳,不必挂心。”关羽摆摆手,捋着长须,转身潇洒离去。
我抄了你的家,你还要感谢我,嘻嘻(*/∇\*)。
糜竺糜芳皆躬身相送。
王连想了一下,也弯下腰来,心说我与两位国舅保持身形一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