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提督腾骧左卫!
第47章 提督腾骧左卫!
思忖几息之后,汪瑾垂着的脑袋慢慢抬了起来,随后目光坚定的对着卢俊说道:
“奴婢是有个小小请求,只是有些唐突,还望卢公公不要怪罪。”
“说吧,无需如此拘谨,你救了咱家的命,咱家怎么会怪罪你。”
“奴……奴婢想拜公公为干爹,日后鞍前马后,替公公效劳!”
“拜咱家当干爹?”
重伤的卢俊面露愕然之色,他万没想到,汪瑾口中唐突的请求,居然是认爹!
“奴婢别无他求,只愿能侍奉在公公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汪瑾强装着哭腔,不住的砰砰磕头,将卢公公床前的地砖上磕的全是血迹。
此刻病榻上的卢俊表情晦暗不明,他并没有拒绝,也没有出声答应。
气氛陷入死寂。
卢俊目光在汪瑾身上打量了好几遍,脑海中浮现出今日在高台之上的事情。
若非汪瑾出手将他背走,说不准薛无咎便会要了他的命,可此子当时真是想救咱家?
卢俊不信。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能入了宫晋升如此快的人,不会是至真至诚之人。
可常言道。
君子论迹不论心,眼前的小太监确是救了他的命,若是不加以奖赏,日后无法服众。
心念及此,卢俊眼神变幻几次,终究还是下了决心,罢了,收便收了吧。
“既然你如此诚心,咱家便收了你这个干儿,刚好腾骧左卫缺个掌司太监,便由你顶上吧。”
“奴婢谢干爹提拔!”
汪瑾猛地抬头,表情亢奋的狠狠磕了三个头,腾骧左卫的掌司太监!
统领二千五百禁军的实权人物。
与它相比,原先在直殿监净事房管着上百号倒夜香小太监的差事。
根本就不入流。
卢俊被薛无咎伤的太重,能说这么多话,已是强撑着了,此刻声音虚弱了许多。
“下去吧,海公公那边,咱家会跟他交涉,不必担忧,腾骧左卫不比你在直殿监的差事,小心着些。”
“奴婢知道了。”
缓缓起身退出了房间,屋外的风雪又朔朔的吹了起来,瞬间便将他
汪瑾抬手抹掉脸上被冻结的泪水,嘴角微微上扬,消失在漫天风雪当中。
回到直房以后,汪瑾吩咐个杂役太监,将魏忠贤与小福子全都叫了过来。
“吱呀……”
一阵冷风窜进屋子之后,魏、刘二人走进屋子后便恭敬的跪在汪瑾的身前。
不过这趟与往常不同,先开口的竟然是小福子,此刻小福子眼角含泪,情真意切的问道:
“干爹,今晨听说殿下遇刺,奴婢心里愁死了,生怕干爹有……有个好歹。”
“呸,你这夯货,平日里就不能盼着点咱家好?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奴婢只是担心,干爹没事便好。”
望着满脸关切的小福子,汪瑾心底竟然涌出一股暖流,到底没白疼这小子。
不过此番将二人招过来不是絮叨这些家长里短的,而是有重要的事要吩咐。
“行了,闲碎话便不要多说了,今夜将你二人叫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吩咐。”
“请干爹示下。”
“小忠子干儿众多,咱家便指派你个任务,这些日子多搜集宫外的消息,特别是与昨日刺杀有关的事情,不必怕花银子,一应开销从咱家这里支用便是。”
“奴婢领命!”
魏忠贤表情肃然,抬起头应了一声,而汪瑾此刻已将目光转到了刘瑾身上。
“小福子,宫外的事交给小忠子,宫内的事便交给你吧。”
“请干爹吩咐。”
“即日起,咱家留在直殿监的班底,便由你掌握,日后无论大事小事,都得细细的记下来,汇报给咱家,可听明白了?”
如此没头没脑的一番话,让本就有些木讷的刘瑾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干爹,奴婢愚钝,不明白干爹交待的意思,请干爹指点。”
“无妨,日后你便知道了,记住一句话,直殿监净事房,便交给你了。”
“奴婢知道了。”
“行了,退下吧,乏了。”
汪瑾假装没注意到魏忠贤略显阴沉的表情,随意的挥了挥手,屏退了二人。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外面依旧雪花漫天,昨日祭天大典出了那般大的娄子。
可宫中还表面上看还是风平浪静,净事房的杂役太监依旧寅时便起来倒夜香。
清晨天还未亮,疲倦的汪瑾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咚咚咚,干爹!”
“进来吧。”
敲门之人竟然是魏忠贤,此人心性沉稳,绝不会无端这般紧张,汪瑾的心立马揪了起来。
怕是又出什么了不得的事了。
“呼……”
随着门被推开,朔风裹杂着雪花飘了进来,魏忠贤刚进来,便躬身急切的说道:
“干爹,就在昨夜,都察监出事了。”
“哦?出了何事?”
听到都察监出事,汪瑾心立马绷紧,昨日他可是差点被关进都察监的。
魏忠贤面色阴沉,长吸了口气之后,才语调缓慢的开口道:
“昨日在祭天大典时行刺沂王的白莲教众,以及金吾左卫的活口,进了都察监之后,全部服毒自尽了!”
“你说什么!服毒自尽?”
汪瑾猛地从床边站了起来,瞳孔中满是震惊之色,见状魏忠贤小声回道:
“干爹,此事已经传开了,奴婢花了五十两纹银,将细节给问了过来。”
“昨日咱家也在那队伍之中,进都察监的时候,这些人被剥的跟花生米似的,浑身上下都搜查个遍,哪来的毒能带进去。”
“您说的奴婢不清楚,可奴婢的消息绝对可靠,此事在朝野中引起轩然大波,陛下龙颜大怒,下令彻查。”
听到这话,汪瑾脸上不屑之色一闪而过,天天龙颜大怒,天天下令彻查。
查个屁!
都察院这样的重要衙门,竟然能在一夜的时间内,把数百名刚被抓的反贼全部灭了口。
可想而知在如今的朝堂内,这位景和帝的影响力已经下降到了何种地步。
况且负责侦办此案的还是景和帝最倚重的左副都御史徐有德,便是这样的心腹,也办不成这案子。
圣朝也算是烂到根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