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从杂役太监到西厂督公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魏忠贤的权谋

最新网址:m.biquw.cc

见魏忠贤言之凿凿,汪瑾清楚此事八成是真的,于是将祭天大典上发生的事情说给他听。

半个时辰以后。

将来龙去脉全部摸清楚的魏忠贤脸上露出凝重之色,眼看他表情如此难看,汪瑾试探性的问道:

“小忠子,今日只有咱们父子二人,有什么话不必藏着掖着,说出来听听。”

闻言魏忠贤罕见的没有立刻回话,反而微微抬起头,思忖几息后才说道:

“干爹,那奴婢便试着说说,若是说的不对,还望干爹莫要责怪。”

“咱家说了,不会怪罪。”

汪瑾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这魏忠贤聪慧是不假,可太过谨慎了。

若不是因为看不透他的心思,汪瑾又怎会将直殿监的关系网交给木讷的刘瑾。

老练沉稳的魏忠贤终于开口了。

“依奴婢的看法,如今正是国本之争关键的时候,各方势力盘综错节,以干爹手中的有限情报,很难推断出真实情况。”

“不过,若是单纯以目前了解到的局势来看,刺杀沂王的,确是两拨人马,而白莲教众,以及干爹口中的那名先天高手,怕并不是真想杀沂王,真正想杀沂王的,是金吾卫!”

魏忠贤语出惊人,三言两语便分析出了利害关系,见状汪瑾立刻来了精神,满意的说道:

“说法不错,继续说下去。”

得到汪瑾的肯定,魏忠贤手脚略微放开了些,口中的话也变得愈发骇人听闻。

“奴婢以为,所谓的白莲教众,实际上身份并不复杂,不是太上皇授意,便是拥护太上皇的人动的手,目的也很简单,只为嫁祸给陛下,反而是金吾卫,难以看出幕后之人。”

“说的不错,不过陛下天威尚在,禁军便敢明目张胆的叛乱,若是日后陛下驾崩,洛京还不乱成一锅粥。”

听到汪瑾毫不避讳景和帝,魏忠贤头埋的更低了,沉默几息后才缓缓开口道:

“还有件事,奴婢想了许久,也没想通为何左都御史徐有德会放过干爹,还有都察监的事情,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不必吞吞吐吐,说!”

“徐有德是南宫的人,亦或者说,他是太皇太后的人,要不然根本没法解释。”

“什么!”

魏忠贤的话,在汪瑾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不错,魏忠贤说的不错!

难怪汪瑾一直觉得古怪!

原来症结出在这里,放过自个倒是小事,把都察监数百名刺客灭口的事。

也只有徐有德有这个能力!

想到这里,汪瑾反而轻松了些,收起有些震惊的表情,随后说道:

“行了,小忠子,起来吧,以后没人的时候,不必整日跪着。”

“这都是奴婢的本份。”

“回去吧,过两日咱家便不在直殿监当差了,去御马监腾骧左卫当掌司太监,日后有什么事情,可来御马监禀告,对了,过两日你陪咱家走一趟。”

“御马监?腾骧左卫,奴婢明白了。”

魏忠贤心底震撼,不过表面还是不露声色,生怕再让干爹猜忌。

三日之后。

祭天之事愈演愈烈。

面对数百名活口被灭口,景和帝怒不可遏,可最终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

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甚至是钦天监,都极力劝阻皇帝不可妄动杀机。

几乎是同时。

以内阁首辅杨若涟为首的杨党。

以礼部尚书胡瑞安为首的清流。

以英国公张腾为首的淮西勋贵。

甚至还有以太皇太后弟弟宁远伯张寿龄为首的外戚,全都站在了景和帝的对立面。

整个圣朝。

除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喜,还有他的徒子徒孙们还支持皇帝,其他人都装聋作傻。

启祥宫内。

龙榻前放着六个火盆,炭火烧得通红,将殿内烘烤得如同蒸笼。

然而躺在明黄锦被中的景和帝,却仿佛置身冰窟,下意识裹紧了身上厚重的锦被。

龙塌下站着的。

依旧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喜,自打祭天大典之后,冯喜已经三日没见过皇帝了。

“陛下,内阁杨阁老,胡尚书还有英国公,联名递了奏疏。”

“咳……还是劝朕罢手,是也不是?”

老太监冯喜垂着头,将手中的奏疏轻轻启开,语调极缓的说道:

“是。”

“咳咳……”

剧烈的咳嗽飘荡在寝宫上方,景和帝猛地侧过身,枯瘦的手死死抓住榻沿。

“滚……都给朕滚出去!”

景和帝的声音嘶哑难听。

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们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

只留下冯喜一人。

景和帝心灰意冷,望着老迈的冯喜,意兴阑珊的呢喃道:

“冯喜,你说,那些公卿大臣,忠的是圣朝,还是朕?”

“老奴觉着,有些人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忠的是银子,是权势,是能和赐给他们权势的人。”

“噗!”

面对冯喜一针见血的话,景和帝再也压制不住,一股腥甜猛地涌上喉头。

随后再次吐了血,吐完血后,病弱的景和帝无力地瘫软回榻上。

耳边传来冯喜慌张的声音,可他的意识却在剧痛与眩晕中沉沉浮浮。

恍惚间,时光倒流。

景和帝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同样寒冷的冬日。

那时他还是个瘦弱的孩子,怯生生的望着面前穿着明黄龙袍的高大男人。

“承稷,快叫父皇。”

耳边传来母后温柔的催促声,可他太害怕了,常年在冷宫生活,已让他不敢跟生人说话。

站立了片刻,相顾无言,景和帝到今日还记得,父皇伸出宽厚而有力的手掌,轻轻按在他的头顶。

那动作看似亲昵,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失望。

“承稷这孩子,懦弱无刚,非雄主之相,不堪大用。”

那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钢针。

深深扎进了年幼李承稷的心底,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懦弱无刚,不堪大用?

景和帝浑浊的眼中,骤然爆发出强烈的不甘和怨愤!

当年是谁,在天顺帝御驾亲征,全军覆没时站了出来?!

又是谁在朝野震动,勋贵离心,文官束手,北蛮环伺之际。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是他李承稷!

社稷危急之时是他收拢残兵,固守京城!

人心惶惶之时是他安抚流民,稳定人心!

士卒哗变之时是他典当内库,筹集军饷!

在群臣几乎要弃城而逃的绝望中,是刚登基数月的他硬是扛住了北蛮的兵锋。

保住了这圣朝的江山!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