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乙渡尸,功德天降(3000字大章)
第34章 太乙渡尸,功德天降(3000字大章)
道经声彻地窟,青黄辉光伴清苦异香,氤氲弥散。
火尸顶门之上,符箓大放光明,化作一朵青色莲花将其笼罩,玄光流转,瑞霭升腾。
莲台之上,复生一株苦杏灵树,枝叶微摇,逸散缕缕清苦之气。
此气为火尸周身熔岩火舌所灼,非但不消,反而愈发馥郁清冽,沁透灵识。
那火尸本已神智尽泯,然嗅得清苦气,空洞双目竟也浮起一丝茫然。
一众修士正自围攻火尸,见此情形,攻势稍显迟疑。
便听怀垣道:“诸位道友,莫再攻伐了,如此反易将其惊扰。当以束困之法为主,若有精擅清净、渡化之术的道友,亦可助益超度。”
众人闻言,非镇魔司修士立时转攻为守,布下层层法禁,欲将那火尸缚于当场。
亦有修士施展超度法门,借清苦之气增益威能,助太乙观诸人一臂之力。
镇魔司中人则将目光投向任斌,请示道:“大人?”
“看我做甚?”任斌反瞪一眼,“依怀垣道友所言行事。”
“遵命!”众下属齐应,旋即催动束困之术、渡化之法,与太乙观众人协契相应。
任斌瞥了怀垣一眼,见他兀立不动,不由眉头微皱,双掌合十,上前一步,口中念诵道: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
淡淡佛光升腾而起,将火尸笼罩。那佛光与青莲光辉连成一片,竟是意外和谐。
怀垣抬起酒葫芦,仰头喝上一口:“杀戮无算的镇魔司煞星,学佛法,念佛经,嘿,真个有意思……”
“怀垣道友说笑了。”一位坦荡胸膛、身披金线镶玉袈裟的胖大和尚步入地窟。
“当今三界,佛道本为一家,皆循元阳天尊开辟、玄稷天尊确立的灵根大道,不过理念略有参差,又何分彼此?”
“更何况,贵观怀明真人,尚是借我佛门奇珍渡厄宝莲,化生渡厄青莲,方证得灵根之境。若强分佛道,恐损和合之象,反为不美。”
怀垣侧目视之:“圆朗大师,修行法门不过皮相,心中所持方为大道真源。岂不闻,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目光扫过圆朗身后四名年轻僧人,眉头微蹙。
“敝观怀明观主,与贵寺圆觉住持曾有赌约:门下弟子先寻得白骨老魔者,为一胜;先成伏魔法阵阻火尸化魃者,再胜。”
“此两胜,皆为我观弟子所得。此番渡化功德,当归本观弟子。大师携他们来此,意欲何为?”
圆朗不以为忤,笑意温煦,取出一枚玉符:“此乃贵观怀明真人所赐,还请道友行个方便。”
怀垣轻哼一声,接过玉符,神识沉入片刻,方摆手道:“既是师兄之意,尔等自便。”
圆朗回视身后弟子,含笑示意:“还不谢过怀垣道长?”
四名宝相清朗的和尚齐齐合十为礼:“谢道长成全!”
*
姜桓口中诵持《太乙救苦真经》,起初心神尚被周遭动静牵扰,又担忧那火尸暴起发难。
随着经文声连绵成片,一股沛然的慈悲道韵,自他心田深处油然升起,灵台褪去杂念,归于空明澄澈。
恍兮惚兮,其中有精……
他的意识仿佛被无形之力托起,倏然拔高,浑浑噩噩间,不知自己正行于何方。
忽地,一片萎蔫枯黄的禾苗映入眼帘,眼看便要彻底枯死。姜桓心头一紧,焦灼道:“快降甘霖啊!”
心念方动,一阵清凉甘霖应声而落,淅淅沥沥,将干涸龟裂的泥土浸润透彻。
那濒死的禾苗得了滋养,竟肉眼可见地舒展叶片,重现盎然生机。
眼前景象未及细看,天地陡然翻转。下一刻,姜桓已置身于一座破败城门之下。
但见饿殍遍地,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易子而食,种种人间惨剧,令他不禁潸然泪下。
“若有粮食便好了!”这念头一起,一座简陋的草仓便凭空显现。他下意识挥手,五谷杂粮顿时倾泻如瀑。
灾民们见状狂喜,纷纷跪地叩拜,随即争先恐后地抓起生米,就要塞入口中。
“不可!需煮熟……”劝阻之声尚未出口,眼前景象又是一变。
这一次,他看见一座上圆下方的古老祭坛。数千焦黑枯槁的尸骸,绝望地挺立在滂沱暴雨之中。
祭坛前方,是滔天洪水,吞噬着农田屋舍。无数百姓在浑浊的洪流中挣扎沉浮,一个浪头打来,便再无声息。
那些焦尸艰难地昂起头颅,各自诵念止雨祈晴的咒文,声音嘶哑却执着。
有道经清音:“火轮照耀,万炁光明……”
有佛偈悲悯:“愿以大悲光,照破乌云城……”
亦有巫咒沉喝:“云!裂!浪!锁……”
姜桓凝望着这悲壮一幕,喉头干涩,艰难地吐出一句:“诸位道友……雨停了!”
众焦尸恍若未闻,咒文非但未止,反而更加急促,似要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与那庞然的天地伟力相抗衡。
就在此刻——
“轰隆!!!”
一道粗壮得难以想象的惊雷,裹挟着焚尽万物的雷火,自九天之上悍然劈落。
瞬间便将整座祭坛,连同其上苦苦支撑的焦尸,尽数吞没!
姜桓的视野,顿时被这毁灭性的白炽雷光彻底充满。
*
“罪魂实可哀,我今说妙经。念诵无休息,归身不暂停。”
“不迷亦不荒,无我亦无名。朗咏罪福句,万遍心垢清。”
慈悲道音于姜桓灵台回荡。
他骤然回神,内视之下,只见灵台内那株苦杏树竟疯狂滋长,枝头首度结出紫青异色的两枚灵杏。
句芒法相栖于树冠,人面悲悯之色愈浓,鸟身神采愈发昂然,连座下两龙,亦显得神气活现。
法相怀中,芒种绽放毫光,符文流转不息,更有《太乙救苦真经》经文隐现。
三千缕法力萦绕芒种盘旋,如百鸟朝凤,灵动非凡。
“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初发玄元始,以统祥感机……”
琅琅道经声,响彻地窟。
在句芒法相观照下,无穷无尽的信仰愿力自地窟外汹涌而至,化作汪洋,将火尸彻底淹没。
此愿力,皆自此番火尸劫难而生。
姜桓等太乙门人,与众多修士一道,行云布雨、止旱保苗;放粮施粥、活人性命;渡化火尸、消解顽执。
九江百姓感佩其行,遂生此至真至纯的祈愿。
此刻,愿力受《太乙救苦真经》指引,如倦鸟归巢,尽数投来。
地脉中,那暴虐火尸已然平息。
道韵佛光笼罩其身,竟透出几分圣洁莫测之意。
倏忽间,它身形微转,周身焦黑如潮水般褪去,显露出本相。
竟是一位身形高挑,赤眸火发,面部、周身皆饰玄妙彩绘的妙龄少女。
她眸光渐亮,神智复苏,环顾四周后,喃喃低语:“原来……雨当真停歇了……”
除怀垣、圆朗神色泰然,余者无不心头一紧,唯恐其暴起。
少女却只仰首望天,神情呆惘:“云中君没错,大司命亦无过……错的,是这方天地啊!巫道已绝,为之奈何?”
言罢,她垂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自太乙观、方竹寺弟子身上一一掠过。
先定于章鸣,又落在一名男生女相的俊朗僧人面庞,来回审视片刻,终将视线投向姜桓,与他隔空相望。
姜桓心头陡然一紧,恍惚间只觉对方目光似能穿透灵台,窥见人面鸟身的句芒法相。
便见少女眸中精光一闪:“倒是个有缘之人。”
众人尚不解其意,她周身忽地腾起熊熊烈焰,顷刻间虹化消逝。
唯余一枚骨片、一颗石珠、一株焦黄禾苗,于火光中载沉载浮。
镇魔司众人方欲上前,便见骨片自行飞至章鸣身前,石珠则环绕那俊僧盘旋,而那株焦枯禾苗,则悠悠飘落姜桓眼前。
霎时间,姜桓灵台剧震!
他抬首仰望,句芒法相观照下,一大片五色霞光氤氲流转,自天穹垂落,将整座地窟映照得瑰丽堂皇。
霞光丝丝缕缕,渗入众人体内,悄无声息间修复暗伤,涤荡根骨。
唯有一缕极精粹者,各自没入眉心,化作某种玄奥难言之物。
其中一团霞光格外浓郁,径直涌向姜桓。
灵台内,句芒法相口一张,如长鲸吸水,将霞光尽数纳入腹中,点滴无存。
姜桓顿觉灵台一片澄澈空明,照见冥冥虚空。
只见一尊身披九色玄光、面容模糊的伟岸身影投下目光,与句芒法相静静对视。
良久,一声清越道音响彻灵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