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喜得良将
第8章 喜得良将
贾梁目光中带着赞许,打量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汉子,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何而来?”
国字脸汉子看上去也不过弱冠之年,眉宇中却透着几分老成。他冲着贾梁拱拱手,躬身说道:“在下名叫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为泰山郡官军,不幸为黄巾所败,沦落至此。听说公子募兵抵御黄巾,小人觉得正是雪耻的机会,特前来投靠。”
“于禁?”
贾梁眼神一亮,如获至宝般兴奋。于禁字文则,籍贯也正好对得上,这不正是后来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吗?
这于禁之前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毕竟之前投军的人太多了,贾梁哪有时间一个个地查看他们的能力,想不到其中竟然隐藏着一个未来的名将。
“系统,扫描他的能力!”贾梁的双手都在颤抖,迫不及待地向系统命令道。
“叮咚……系统扫描完毕,当前于禁——统率71,武力70,智力58,政治35。”
“巅峰于禁——统率90,武力87,智力69,政治52。”
“检测到巅峰于禁拥有特殊天赋,目前处于未觉醒状态。”
“不错不错!”
听完于禁的能力之后,贾梁的心情更加激动了。按照之前系统的划分,能力达到90已经是一万灵魂值才能召唤出来的中级人才了。现在刚起步就发现了这样的良将,让贾梁如何不喜?
不过贾梁也十分清楚,此时的于禁和纪灵一样处于成长期,能力也不算特别强,还需要相当的历练才能达到巅峰。
只是这于禁竟然也拥有未觉醒的天赋,让贾梁很感兴趣,目前他见过唯一发挥出特殊天赋的人也只有李逵,不知道于禁和纪灵的特殊天赋到底会是什么效果?
和于禁攀谈了几句,贾梁有意提问一些行军打仗的法门,而于禁也是对答如流,谈吐十分自信。
贾梁大喜,直接指着那些狼吞虎咽的军士们说道:“我军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看文则你颇为不俗,就先担任军候之职,好好调教一下他们的军纪。”
汉代的兵制承秦制,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五百人为一曲,设军候,其下有屯,屯下有队、什、伍。军候掌管一曲的兵力,大致相当于后世的营长。
毕竟贾梁知道于禁的真实水平,对他的安排并没有什么犹豫。可于禁却愣住了,没想到贾梁居然对他这么信任,直接让他当了掌管五百人的军候,可谓一步登天。
于禁心头一热,向贾梁拜倒在地,叩首说道:“末将于禁,愿为将军誓死效忠!”
……
经过了数日的招募,共有一千五百多人来投军,再加上之前从罗山带出来的人手,贾梁麾下的兵马总数达到了一千六百之众。
手上有了兵,贾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从罗山上带下来的嫡系中精选了五十人,编成了自己的亲卫队,由祁林暂时统领。这些亲兵全都配备了汤隆打造的精铁装备,一看就与旁人不同。
军营里人一多,管理就变得愈发困难起来。毕竟大多数人都是一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根本就不懂如何治军。汤隆还要负责打造军械,而李逵更是个只知道厮杀的莽汉,贾梁可不敢把练兵的重任交给他。
好在刚刚被贾梁委以重任的于禁并没有让他失望,一番整顿之下,原本杂乱无章的部队顿时井然有序。
而于禁的练兵方法就是挥动五色令旗下令,先让士卒们学会遵旗而行的基本素养,青旗列阵、赤旗进击、白旗退守、玄旗变阵、黄旗收兵。新组成的义军刚吃了几顿饱饭,士气高涨,训练完成度极高。
等士卒们掌握了几个简单的旗号后,于禁就开始安排那些伍长、什长等低级军官带领麾下的士卒排列阵型,并教给了他们更多的旗令。
曾经上过战场的于禁比谁都清楚,在混乱的战场上,令旗的变化,便是唯一的命令。旗之所向,令之所至。
在交战之时,军旗甚至是比主将更重要的存在。
这正是乌合之众与正规军的本质区别。一支军队,只有做到令行禁止,把所有人的力量都聚集到一个方向,那才可以算得上是合格。
认真观摩了于禁的治军之法后,贾梁很庆幸自己及时发现了于禁这个懂得练兵的帮手,毕竟他对这个时代的军队所知甚少。
冷兵器战争,除了令行禁止外,还要考虑战阵的排列、各兵种之间的搭配和配合等问题。相比之下,他所熟知的后世军训“稍息立正”那一套,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如果真让他自己来带兵,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多走不少弯路。
虽然于禁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巅峰,但他再怎么说也是行伍出身,有丰富的军旅经验,足够帮自己把这些新兵都组织起来了。
不过于禁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军候,肯定有很多对此不满的,其中以那些罗山上下来的老人表现得最为明显。李逵这家伙不服管教,好几次都想去找于禁较量较量,都让贾梁及时拦住了。
在贾梁的全力支持下,于禁也适当展现出手段,尽心尽力地训练军士。又是几天的操练下来,义军们虽然还做不到令行禁止,但是已经可以做到有条不紊,行军队列不松散了。
只是于禁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训练军士是真的下了死命了,营中的军士被他操练得苦不堪言。
对于士兵们的微词,贾梁只能说是喜闻乐见,自古上位者最忌惮的就是那种与底层军士同甘共苦、深受军士爱戴的将领,这样的人若是要造反,那肯定是一场灾难。
反之,像于禁这样的将领那是最让人放心的,他在基层军士中口碑很差,就算以后他想学某个三姓家奴一样改换门庭,谁愿意跟着他?
尽管于禁的性格不像是那种野心家,但小心无大错,贾梁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少注意一些。毕竟要想当好一个领袖,个人的能力往往并不重要,能笼络人心为己所用才是正道。这一点上,水浒中的宋江显然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天贾梁带着一众亲卫开始巡视自己的营盘,放眼望去刀枪林立、剑戟如林,前世只在电视剧中见过的场面现在真切地出现在贾梁眼前,让他豪气顿生。
这帮乡勇经过了几天的严格训练,再加上饱食之后个个精神抖擞,终于有了几分军人的风采。此时正在于禁的监督下,手握长枪排成密集队形,朝着稻草扎成的草人练习直刺。
他们在不久前都是肩扛锄头的农民,根本没有任何的战斗经验,于禁也不指望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精兵,所以只让他们反复练习刺击这一个动作。
“杀呀!”
随着于禁的呼喊声,青旗前指。一千余名长枪手以什为单位,梯次推进,长枪向前,整齐划一地刺向了面前的目标,瞬间便将一排草人的身上都捅出了无数个窟窿。
另一边的上百名弓箭手拉弓射箭,一支支羽箭呼啸而出,全部都钉在了对面的箭靶上。
看着眼前的一幕,贾梁顿时有种挥斥方遒的豪迈感觉。
这时祁林跑了过来,向贾梁说道:“主公,曲成县令派了使者来下了拜帖,说要请你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