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考古小组特邀顾问!
第75章 考古小组特邀顾问!
周不言走到地图旁,会议室一侧墙上正挂着一幅全国地图。
“而这件仿品,为何会在江口被发现?就印证了那个关键线索——张献忠的江口沉银!”
“张献忠此人,在明末农民军中劫掠最甚,对金银财宝有着近乎病态的贪婪。”
“史载其拥有巨额财富。他在大西政权崩溃前夕,迫于清军围剿,将数十年劫掠来的金银财宝分装在数千只木箱、船舱中,在蜀省彭山的江口附近凿沉船只或投入江中,意图日后打捞。”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口沉银’之谜!”
“这件梅瓶被找到的地点,无疑证实了江口沉银事件的核心区域就在彭山江口!”
“更重要的是!”周不言语气加重,透着无可争辩的观察力,“这件明晚期仿品的身份,就是一张指向真正元代至宝以及其他更惊人财富的活地图!”
“为何?”
“因为这件赝品被用来‘献祭’给张献忠,它必然是在张献忠劫掠的某个重要节点——比如攻破某个藩王府或富户——才落入他手,随后与其他掠夺品一同运输、准备沉江。”
“真品在当时很可能还在同一个地方被原主人藏匿!找到这件仿品的‘来源’,回溯它是在何处、何时被何人献给张献忠的,就有可能找到那座藏着真正枢府窑珍品和其他大量未曝光的明末财富秘窖!”
“而同时,这件仿品本身也是张献忠宝藏的‘信物’!”
“它的年代完美契合张献忠活动时间,其被发现于江口水域这个地点,就是铁证!”
“通过研究其沉没地点周围的水文泥沙情况、伴出水文物,甚至可以精确定位沉船船队中更核心宝船的位置!”
“张献忠的核心宝藏,必然在那附近!”
三位专家彻底失语。
李老额角冒汗,王老陷入深思,孙老则是一脸震撼!
他们只看到了文物的历史背景价值,却因对器物品格细微差异的把握不足和对明末社会风气的敏锐缺失,未能发现这惊天逆转的线索!
周不言不仅辨明了真伪,更是将一件赝品化作了打开两座失落宝库的钥匙!
秦局看向周不言的目光,充满了欣赏和惊叹:
“小周同志,好眼力!好推断!”
“这梅瓶确实是在彭山江口古战场附近水域进行秘密勘探打捞计划时,发现的少量瓷器标本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件带有如此明确特征的器物!”
“你的分析,与我们未公开的核心机密高度吻合!”
“这案子之所以重要,不仅关乎惊天宝藏的确认与保护,”
秦局语气转为凝重:
“更重要的是,张献忠沉银埋藏的核心位置和体量一旦被确认并公诸于世,将彻底颠覆相关考古序列,更能有力地佐证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血泪的历史。”
“但目前对外公布的都是小规模、保护性发掘成果,核心位置及关键证据链缺乏能服众的‘钥匙’。”
“你今天的发现和推断,正是这把‘钥匙’!”
秦局神采奕奕:
“周不言同志,我们正式邀请你加入‘江口沉银’特级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顾问小组!”
“你的眼力、你的推理,对我们寻找到那批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国之重器,至关重要!”
周不言微微点头,算是同意!
毕竟能加入如此具有特殊意义的考古发掘项目,也是国家层面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
事了,三位专家纷纷散去,留下周不言与秦局留在会议室。
秦局淡淡笑了一下:“你似乎对这些张献忠江口沉银似乎很有‘研究’啊!”
周不言心中骇然:“难道他卖的西王赏功钱被发现了?”
“你的金印上交后,相关部门非常重视,那枚金印本身是孤品重器,这使得国家对‘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又开始了重启寻找工作。”
“然而,项目推进并不顺利,“宝船”主沉没点依旧成谜。”
“岷江水域广袤,水文环境复杂多变,历经三百多年泥沙淤积、河道变迁,当年那惊天动地的沉船点早已深埋水下,难觅踪迹。”
“专家们依据史料分析、地理勘测甚至先进的水下遥感技术划定了几个重点区域,但后续的打捞结果要么收获寥寥,要么就是外围散落物,始终无法触及核心。”
“你的名字,再次被推到了决策层面前。”
“由于是金印的上交者,再加上梁老的力荐,于是,我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邀请你上门鉴定。”
“没想到,你这小周同志,不简单呐。”
听到秦局的表述,周不言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搞懂了为什么突然邀请自己来此鉴定。
难怪之前梁老特意嘱咐说会有大人物见他。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只剩下窗外隐约的山风声和周不言平稳的呼吸。
秦局眼中赞赏的光芒尚未褪去,但那份凝重却更深了。
“小周同志,”秦局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你的判断不仅精准,更点出整个计划目前最大的瓶颈——找到核心沉船点。”
“外围的散落文物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宝船’至今如石沉大海。”
秦局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看向周不言:
“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找到宝船,还需要找到这件赝品的‘源头’。
这需要两方面结合:最顶尖的水下考古技术,以及像你这样眼力毒辣的鉴宝专家。”
周不言心中了然。
这“江口沉银”特级项目顾问的身份,绝非虚名,而是实打实要担起重担的。
“秦局,我明白了。需要我做什么?”周不言没有推辞,语气沉稳。
“好!”秦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的身份和这次鉴定结果,目前属于高度机密。
鉴于沉船现场在四川彭山,所有核心工作都在那边的基地进行。
为了保密和效率,你需要立即动身前往蜀省。
徐海会全程负责你的行程和安全。”
秦局的话语明确了地点转换,也给了周不言一个合理的“出差”理由。
“没问题。”周不言点头,这在他预料之中。
京城只是初鉴地点,要想找到真正的沉银地点,肯定要去岷江之畔。
“徐海,安排专机,即刻启程。”
秦局对门口的徐海吩咐道,随即又转向周不言,“小周同志,到了那边,你会接触到我们的一线考古队和所有核心资料。”